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四章 保钓组织及其行动事件

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

宗旨

尽一切力量,对世人宣解日本政府窃占钓鱼岛问题之真相,阐明我中华儿女之严正立场;反击日本篡改侵华历史、掩盖战争罪行之卑劣行径,团结一切正义力量保卫钓鱼岛。

历程

1996年9月8日童增、李定国等17位民间人士在北京发表声明,宣布成立“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

1996年11月11日李定国、张立昆等11位保钓人士会聚珠海,准备前往澳门参加全球华人保钓大会,因技术原因最终未能成行。

1998年6月21日张立昆作为祖国内地保钓人士首次到香港参加出海保钓行动。

2003年6月23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联合众多爱国网站,在网上募集资金,出海保钓。冯锦华、张立昆、李南、李义强、尹东明、方卫强、殷敏鸿、虞海泽等从浙江玉环县出海保钓,此举开创中国大陆保钓人士出海保钓之先河。而这次行动也预示了,发起于海外的保钓运动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中国大陆。中国大陆民间保钓组织的介入,为保钓运动注入新鲜血液,为钓鱼台列屿最终回到祖国怀抱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3年10月7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联组织了第二次出海保钓。此次行动联合了香港台湾的保钓人士,抵达距钓鱼岛仅100余米处。让日本政府意识到他们的侵略行迹,必将受到全球华人的一致抵制,有利的制约了其扩张野心。

2003年12月27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在厦门全球华人保钓论坛重新改组正式成立,推选童增为会长。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开始统一协调全球华人的保钓行动。

2004年1月13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组织了第三次出海。在钓鱼岛海域投放了,刻有“中国领土钓鱼岛”字样的主权碑。

2004年2月5日,日本小泉政府的外务省发表了声明:“一旦中日在钓鱼岛爆发战争,日美要对钓鱼岛进行协防”。“在日美安保条约中,美国曾承诺对日本予以保护,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台列屿)是日本的领土,保护日本当中也包括保护尖阁列岛(即中国钓鱼台列屿) 事实证明。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的行动,促使小泉政府暴露了包藏在中日友好之内的“祸心”,对中国政府起到了“国家预警”的重大国防作用。

2004年3月24日,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组织了第四次出海。此次行动获得巨大成功,七名中国公民成功登上钓鱼岛。这次保钓登岛,意义非凡。正如一名民间人士评论,此举,既可将钓鱼岛留在台湾、更可将台湾留在中国;同时在强烈警告日本“公开插手台湾”的企图的同时,又在“美日安保条约”的“文件”上撕开一条裂缝,并为中国日后的战略腾挪营造进退有据的空间。

2004年11月,中国民间保钓联合会在中国香港正式注册。

保钓宣言

本宣言于公元2003年12月26日在中国厦门召开的《全球华人保钓论坛》讨论并通过。

我中华儿女 同兹决心

欲免后世再遭近代日人所施惨不堪言之战祸,以史为鉴,和平解决战争遗留问题,重振中华尊严,维护中华领土之完整,弘扬正义,保卫钓鱼岛,并为达此目的尊重各所在地法律之规定及义务,久而弗懈,反击日本军国主义侵我国土、篡改侵华历史之卑鄙劣行。

由大陆、香港、台湾及世界各地保钓人士共议本保钓宣言。

第一条 宗旨及原则

本保钓宣言之发起人皆遵从如下宗旨:尽一切力量,对世人宣解日本政府窃占钓鱼岛问题之真相,阐明我中华儿女之严正立场;反击日本篡改侵华历史、掩盖战争罪行之卑劣行径,团结一切正义力量保卫钓鱼岛。为求实现所述各宗旨起见,本保钓宣言之发起人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一个团结之中华民族之原则:海内外中华儿女皆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大陆、台湾、港澳都是中国之一部份,民族成员团结一致争取领土完整。

二、钓鱼岛中国主权原则:钓鱼列岛乃我中华之固有领土,属中华民族万代之基业,断不容任何外国势力染指。

第二条 人员统属

宣言之发起人以共同之意愿自愿从事保钓之行动,其相互之间均以民族大局为重,相互协作,但无统属之机构联系。

第三条 协作及立场

一、我们之行为乃在反击日本右翼势力及政府之篡改历史、侵占钓鱼岛之罪行,并否认战争暴行之险恶用心,非以一己之私,挑拨民族矛盾。

二、我们欢迎政府、组织、个人能促进我们的宗旨、原则之实现者,并认为实现宗旨及原则,此类援助必不可缺少。唯此类援助之接受与否及用途,需由各人在接受时商定,不对其他个体造成约束;并接受此类援助之目的,需以纯粹实现宗旨及原则为准绳,不得有挪用、贪污及分裂中华民族之行为。

三、有鉴于日本近年对我钓鱼岛已成侵略之势,日本之行为已严重危及保钓同仁人身安全,我们的保钓行动,更当同心并力,相互协助。今后所有保钓行动,皆当尽力协作,以中华民族之利益为重;不可因地域、政见之异,起牵制之心。其协作之手段包括:1、联合行动,以为中华主权之宣示;2、相互间以人力、物力进行辅助,以促成示威及平安归来;3、对彼此行动及立场之声援、救助及善后事宜之处理;4、视外部政治及安全形势,尽量对有关保钓示威、抗议及出海之行动,互通声气,并尽所能促成国际之重视与支持,以增进彼此之友好信任并合作关系。

四、保钓乃我中华儿女之共同事业,不可以此名义为颠覆、叛乱之行。我们亦当相互交换此类信息,以为彼此之警惕。我们中华历经磨难,至今形势复杂,并本保钓行为皆系民间发起,所涉个人立场难一,其中牵涉之因素,往往不能一言蔽之。我们当相互理解,以民族大义为重,凡事沟通理解,谨言慎行,不因政见、地域之私见,有相互攻击、污蔑之举。

第四条 责任及义务

一、自宣言之日起,本宣言之保钓人士间即有互助之责。如因参与保钓事业而受迫害、监禁、伤残、死亡者,宣言中人皆有照顾之责,并以合法手段将案犯诉之以法,及促成国际之谴责和制裁。

二、我们立此宣言之目的在于保钓,但不影响各自对中日关系之主张。

三、保钓志士陈毓祥先生于1996年9月26日保钓行动中不幸牺牲。我们发起人特尊陈先生为我中华保钓事业之烈士,永志纪念并必将完成他未竟之遗愿。

保钓大事

1971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冲绳议会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发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

1990年,日本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成员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华人“保钓”风潮。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成员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2003年8月25日,“日本青年社”成员登上钓鱼岛。中国外交部以及中国驻日本使馆分别奉命向日方进行了严正交涉,提出了强烈抗议。同年10月,一些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人士发起“保钓”热血湖南 誓死保钓

行动,并前往钓鱼岛宣示主权。

立昆等7名中国大陆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随后被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扣留。经中国政府反复严正交涉,7名中国公民于3月26日晚离开日本,安全归来。

2008年6月10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船只在钓鱼岛近海域与一艘台湾渔船相撞,并导致该渔船沉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重申要求日方停止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非法行动,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008年6月,日方不顾中方严正交涉和反对,放任部分国会议员前往钓鱼岛上空进行所谓“空中视察”,外交部亚洲司负责人奉命约见日本驻华使馆官员,提出抗议。

2012年6月10日,日本右翼政治团体在钓鱼岛附近海域举行钓鱼大赛,以显示日本对钓鱼岛所谓的“主权”。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在例行发布会上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坚决反对日方任何侵害中方主权的行为。

2012年8月12日,香港保钓行动委员会成员搭乘的保钓船“启丰二号”,昨午在尖沙咀码头出发,先在香港西贡海域停靠,傍晚4时设法开往公海,船上共有14人,包括8名保钓成员、4名船员和2名记者;其中,8名保钓成员中,1人来自澳门,1人来自大陆。

2012年8月15日,香港爱国人士冲过日本拦截,成功登上钓鱼岛,插上五星红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北京时间2012年8月17号晚7点50分,首批7名中国公民搭乘香港航空公司航班飞抵香港国际机场,顺利返回香港,这7名首批返回香港的“保钓船”成员中,包括5名登上钓鱼岛后被扣留的保钓人士,以及2名凤凰卫视的记者。

鲜为人知的两岸保钓机密内幕

国民党政权从大陆败退后,两岸进入政治军事的长期对峙状态。但两岸在反对外国的侵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等方面,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共识,无形中形成了一种默契,进而演绎了特殊条件下一段段鲜为人知的“国共合作”。

《马关条约》的签订,使日本侵占了台湾及附近岛屿,并将钓鱼岛群岛划在琉球群岛之内。日本侵华战争失败后,日本将属于台湾的钓鱼岛等以归冲绳县为由交与美军占领。

1970年8月12日,美国驻日本大使馆发言人称:“钓鱼台列岛是琉球群岛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决定归还日本”。

同年12月9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绝不允许美日反动派掠夺我国海底资源》的评论员文章,指出:“台湾省及其所属岛屿,包括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北小岛等岛屿在内,是中国的神圣领土。”严厉抨击了美日侵犯中国领土钓鱼列岛主权的行径。

台湾旅美学生基于民族的情感和维护祖国领土主权的立场,首先喊出了“中国领土不容再断送,中国主权不可再丧失”的口号,揭开了“保钓运动”的序幕。

1971年1月29日、30日,美国各地华人成立的“保钓运动委员会”,组织中国留学生3000余人,在纽约、芝加哥、旧金山、洛杉矶、华盛顿、西雅图等地举行保卫钓鱼岛的示威游行。从4月10日起,海内外掀起一场声势浩大的“保钓运动”。台湾岛内,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院校学生在台北连续举行“保钓集会和游行”,纷纷上书蒋介石,强烈要求台湾当局维护钓鱼岛的领土主权。

21日,台湾“外交部”发言人再次声明:“对于钓鱼列岛之领土主权,不容丝毫置疑,此项立场始终如一,决不变更。”

中国政府外交部发表严正声明指出,钓鱼列岛和台湾一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日两国在归还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归还区域,完全是非法的。

“保钓运动”尽管没有取得实质性胜利,但是国共两党在运动中为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超越了政见之争和历史上的恩恩怨怨,在行动上虽然没有直接接触和共同行动,却能形成一种默契和共识。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11月,国民党政府内政部及国防部官员率舰收复南海诸岛,重建国碑,绘制地图,并设立管理处。

1950年,国民党残余政权撤离大陆,将南沙群岛两管理处撤销。菲律宾政府则包围、武装攻占南沙群岛,但遭到了新中国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强烈抗议,菲律宾当局无奈只得作罢,并且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领土。

1956年5月19日,菲律宾外交部长宣称,南海诸岛靠近菲律宾,都属菲律宾所有。

22日,台湾当局发表声明,指出南沙群岛“无论就历史、地理、法理及事实上,均系不容争议者”,“外长”叶公超又两次约菲驻台“大使”,重申南海诸岛属于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主权不容侵犯。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声明:“中国对于南沙群岛的合法主权,决不容任何国家、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侵犯。”

1963年和1966年,台湾当局先后派军舰巡视南沙群岛,在南子礁、北京礁、中兴岛等地建石碑,修筑轻便铁路,扩建码头,使太平岛成为维护南沙群岛领土主权最坚强的桥头堡。

1973年南越政府相继侵占南沙10多个岛屿,1974年1月,又出动海空军入侵中国的甘泉岛,1月15日,越军又侵占西沙群岛并于1974年2月出动大批舰艇在南子岛及附近岛屿登陆,在岛上设立所谓“主权碑。

1974年1月19日,中国与侵入西沙海域的南越之间爆发战争。

当邓小平向毛泽东请示海军要求增兵西沙时,毛泽东略加思索后提议“直接走”,即直接通过台湾海峡前往西沙。

当台湾“国防部”急电报称“中共舰队企图穿越台湾海峡”向蒋介石请示时,蒋介石只轻轻说了一句“西沙战事紧”,台湾军方心领神会。东海舰队通过海峡时,国民党军队不仅没有开炮,还打开灯让舰队顺利通过。

与此同时,台湾当局也派遣四艘军舰进入水域,以加强该地区的防御力量。

陈光标在日媒登保钓广告遇阻 下一步将有大动作

导读:近日,中国企业家、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在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保钓广告”,宣示了中国对于钓鱼岛的主权。继此广告之后,陈光标也透露将在日本报纸《读卖新闻》上刊登钓鱼岛归属广告。今日他向人民网记者表示,与日本媒体谈刊登钓鱼岛广告遇阻,但下一步他会有更大的“保钓”动作,更会出人意料。

近日,中国企业家、慈善家、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光标在在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保钓广告”,宣示了中国对于钓鱼岛的主权。继此广告之后,陈光标也透露将在日本报纸《读卖新闻》上刊登钓鱼岛归属广告。今日他向人民网记者表示,与日本媒体谈刊登钓鱼岛广告遇阻,但下一步他会有更大的“保钓”动作,更会出人意料。

陈光标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日本媒体开出了一个苛刻条件:中国的相关媒体上也要发表声明,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这个条件让陈光标无法接受,更让他非常气愤。“这是一种公然的挑衅。”他在日本媒体刊登广告的想法也暂时搁浅。

陈光标还表示,为了钓鱼岛,到关键时刻,他还会有更大的“保钓”举动,他说目前还在规划中,需要保密,“但这一步将会引起全世界媒体头条的关注。”他希望公众关注他在人民网的“微博”,近日他将在微博上发布下一步的“大动作”。

陈光标在《纽约时报》刊登钓鱼岛归属广告举动引来网友喝彩,但同时也有网友质疑其“作秀”。对此,陈光标称:“说我作秀的,希望他们可以拿着真金白银,和我一起打广告来作秀!”陈光标认为,爱国不需要低调,但要理性爱国和有策略地爱国。(记者 常红、罗旭)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