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第五章 日本侵岛事件汇总

侵钓事记

1603年,日本进攻台湾失败。

1879年,日本吞并中国琉球群岛。同年,中日两国政府曾对琉球的归属问题进行谈判。在谈判中,双方都认为琉球共36个岛,钓鱼岛等岛屿根本不在36个岛之内。

目标定为钓鱼台群岛,因清王朝反对,未果。

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海战”,中国战败。

1895年1月21日,日本内阁再次讨论,决定强行占领钓鱼岛,在岛上建立标牌(实际未建)。

1895年4月17日,战败的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条约规定,中国割让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1900年,日本政府把袭用了几百年的钓鱼岛等岛屿的名称改为“尖阁群岛”。

1945年,日本战败,台湾岛重新回到祖国怀抱,各种国际文件均明确指出,台湾及其周围岛屿归中国所有。日本政府将附属于台湾岛的钓鱼岛等岛屿以归冲绳县管辖为借口交由美军占领。由于琉球群岛(冲绳)被美国托管,因此钓鱼岛也成了美军“靶场”,由美军代管。

1970年,美国把琉球群岛的管辖权交给日本,同时把钓鱼岛“送”给日本,日本遂派出军队赴钓鱼岛巡逻。而冲绳议会亦在这一年首次提出有关钓鱼岛的“领土防卫”问题,中国声明,表示抗议。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迫于舆论,美国宣布,只向日本移交钓鱼岛之行政管辖权,与主权无关。钓鱼岛主权归属问题,由各有关方面谈判解决。日本政府拒绝谈判。

1972年,中日建交。周恩来提出把钓鱼岛等岛屿的归属问题挂起来,留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再解决。当时双方就这一点达成了协议。

1978年,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邓小平副总理表示,钓鱼岛问题可留日后慢慢解决。中国政府明确宣布,搁置(钓鱼岛)主权争议,留待子孙后代解决……

1979年,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直升飞机场,海峡两岸都向日本提出了交涉和抗议。

1990年,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建灯塔,再次引发保钓风潮。

1992年,中国通过《领海及毗连区法》,写明钓鱼岛等岛屿是中国领土后,日本提出了“抗议”,我外交部重申:钓鱼岛属于中国。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新设置了灯塔。中国外交部表示对这一事件“严重关切”。海峡两岸都强烈抗议。

2010年9月7日上午,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冲撞一艘中国拖网渔船。当日10时15分许,一艘有15名船员的中国拖网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赶到现场,并冲撞渔船。随后,日方又派出两艘巡逻船跟踪渔船。下午13时左右,日本巡逻船上的22名海上保安官登上航行中的中国渔船,命令渔船停止航行,并宣称违反日本“渔业法”对渔船进行检查。

2011年3月2日中国海军运-8侦察机和运-8预警机从东海上空南下,越过日中“中间线”并靠近钓鱼岛,之后改变飞行方向朝西飞去。日本航空自卫队西南航空混编团为防止它们侵犯领空,紧急出动F-15战斗机。

2011年9月26日消息称,25日傍晚5点55分左右,日本第11管区那霸海上保安总部的飞机在钓鱼岛久场岛东北偏北约121公里的“日本海上专属经济区(EEZ)”发现“北斗”号中国海洋调查船。该船所处海域与中方事先通报的不同,船尾有线缆伸入海中。日海保飞机和赶往现场的巡逻船用无线电发出“警告”,“不允许在未经事先同意的海域进行海洋调查”。该船于当天晚间9点15分做出回应,表示“位于事先通报的海域内”。日本第11管海保部在当天晚间10点多确认调查船已经从海中收起线缆。

报道还称,中日之间设立了“在相互国家近海开展海洋调查需要至少2个月前通报船舶和场所”的相互事先通报制度。第11管海保部已通过外交渠道向中方提出“交涉”,要求确认相关情况并申明“不允许进行未经同意的海洋调查”。

2012年1月3日上午9时30分左右,日本第十一管区海上保安总部(那霸)的巡逻船发现冲绳县石垣市议员仲间均等3人登上了钓鱼岛。约20分钟后,石垣市议员仲岭忠师也登陆了该岛。4人于11时55分左右离开钓鱼岛,他们乘坐的渔船驶向石垣港。

2012年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日本海上保安厅PL62号、PLH06号和PL61号三艘巡视船先后抵达钓鱼岛附近海域,且一直分别在海监50船和66船一侧进行尾随和干扰阻拦。日本海保厅一架巡逻机和海上自卫队一架侦察机先后飞抵上空,对我巡航编队进行盘旋侦察。我巡航编队与日方的干扰阻挠展开周旋,反复向日船喊话声明立场,对日方的行为提出严正警告,海监50船两侧显示屏也用中英日三种文字滚动播放。中国海监船编队在钓鱼岛14至12海里海域内绕岛巡航。当日14时,巡航编队绕岛一周后,转向东北方向航行,前往我东海油气田附近海域巡航。

2012年8月18日晚7时许,日本150名右翼人士由冲绳石垣岛出发,乘坐21艘船赴钓鱼岛海域进行“慰灵”活动,其中还包括8名日本国会议员。

8月19日上午,多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称准备爬到钓鱼岛最高点,插上日本国旗。日本右翼团体“加油日本”约12名成员从停泊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船上游泳到岛上。该团体主席Satoru Mizushima抓住一根绳子上岸,另有5人随后抓着绳子登岛。他们说准备攀爬到钓鱼岛最高点,在那里插上日本国旗。

8月24日,日本众院针对香港“保钓”人士登上钓鱼一事通过了抗议决议。决议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的领土”,香港民间团体“侵入”钓鱼岛附近领海的行为“极其令人遗憾”,日本政府应该“向中国当局进行严正交涉”,并“应采取一切手段”以确保“继续对钓鱼岛进行有效统治”。

日本欲“购岛”

2012年4月16日

日本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作出有关政府出面“购买”钓鱼岛的提议。

2012年7月7日

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

2012年7月24日

野田称,政府已着手筹措预算,正式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

2012年7月27日

东京都政府在美国《华尔街日报》上刊登了巨幅“购买钓鱼岛”主题广告。

2012年8月19日

包括数名地方议员在内的10名日本人登上钓鱼岛,并将日本国旗绑在岛上的灯台上。

2012年8月24日

日本众议院通过决议,称钓鱼岛是“日本领土”,并谴责中国“保钓”人士登岛。

2012年9月2日

日本东京都调查团25人乘坐包船,在钓鱼岛海域展开非法调查。

2012年9月3日

日本中央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岛主”展开正式“购岛”谈判,日本政府准备出价20.5亿日元。

日本悍然购岛

日本政府10日在东京首相官邸召开内阁会议,决定由政府购买“尖阁诸岛”(即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中的钓鱼岛、北小岛和南小岛,将这三个岛“收归国有”。

据悉,日本政府同所谓的“土地所有者”以约20.5亿日元(约合1.66亿元人民币)就“购岛”达成“协议”。“购岛”费用将从2012财年预备金中支出。日方将于11日再次召开内阁会议确定“购岛”费用财政来源,并与所谓“土地所有者”签订“购岛合同”。

当日的内阁会议还决定,当钓鱼岛“国有化”后,对于钓鱼岛“行使维护和管理权”的将不再是现在的冲绳县石垣市,而是日本海上保安厅。

日官房长官藤村修,外务大臣玄叶光一郎,财务大臣安住淳,国土交通大臣羽田雄一郎等参加了会议。

今年4月,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在美国华盛顿发表狂言称,将要以东京都的名义“购买”钓鱼岛。随后,日本中央政府也宣布要将钓鱼岛“国有化”。东京都政府和中央政府上演一场“购岛”闹剧。

针对日本政府“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决定,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10日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充分的历史和法律依据。日方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采取的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捍卫钓鱼岛领土主权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中方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中方坚决反对

2012年9月3日,在外交部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重申,中方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立场。有记者提问“日本政府已经表达了从钓鱼岛‘土地所有者’手中‘购岛’的意愿,如果这得以实现,是否会破坏日中关系”。对此,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日方试图通过所谓“国有化”强化其非法立场的图谋是徒劳的。

日本方面在钓鱼岛问题上动作频频。2012年9月2日,日本东京都调查团前往中国钓鱼岛进行非法调查。同一天,日本媒体报道称,日本政府将于9月中旬确认所谓的“国有化”方针。

洪磊表示,中方已就此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洪磊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国对此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日方对钓鱼岛采取任何单方面措施都是非法、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日方企图通过所谓‘国有化’强化其非法立场的图谋是徒劳的。”

2012年9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同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进行了交谈。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了中方立场。胡锦涛就当前中日关系和钓鱼岛问题表明立场。

胡锦涛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2012年9月10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正在密切关注钓鱼岛事态的发展,将采取必要的措施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

2012年9月10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中国有关部门将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开展常态化监视监测。

2012年9月11日起,中央气象台把钓鱼岛及周边海域的天气预报纳入到国内城市预报中。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气象要素。还将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气象局门户网站、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报、海洋气象广播电台等渠道发布。中国气象局提供钓鱼岛(区站号58981,经度123度28分E,纬度25度44分N,海拔362米)的0至168小时天气预报产品,供全国共享及对外发布时使用。此外,中国气象局还将不断提升包括钓鱼岛及周边海域在内的气象预报精细化水平。

你知道日本非法窃取钓鱼岛的始末吗?

(一)日本染指钓鱼岛,是日本明治政府对外扩张政策的延伸,是以战争为背景的蓄谋已久之举。

日本最早“发现”钓鱼岛,是在日本吞并琉球,将琉球国改为“冲绳县”之后的1884年,比中国文献最早记载该岛都迟约500年。

据日本史书记载,1884年日本福冈人古贺辰四郎发现“久场岛”(黄尾屿)有大量信天翁栖息,可销往欧洲,便于1885年要求冲绳县令允许其开拓,并在岛上树立标记,上写“黄尾岛古贺开垦”,日本政府以此为据,称钓鱼岛是“无主地”,是由日本人先占的,而非甲午战争时从中国夺取的。然而,历史事实又是如何呢?根据日本官方档案《日本外交文书》第十八卷的记载,1885年9月22日冲绳县令西村根据日本内务省命令所作调查称:“有关调查散在本县与清国福州之间的无人岛事宜,依先前在京本县大书记官森本所接秘令从事调查,概略如附件。久米赤岛、久场岛及钓鱼岛为古来本县所称之地方名,……隶属冲绳县一事,不敢有何异议,但该岛与前时呈报之大东岛(位于本县和小笠原岛之间)地势不同,恐无疑,系与《中山传信录》记载之钓鱼台、黄尾屿、赤尾屿等属同一岛屿。若属同一地方,则显然不仅为清国册封原中山王使船所悉,且各附以名称,作为琉球航海之目标。故是否与此番大东岛一样,调查时即立标仍有所疑虑。”

此秘密调查说明,日本明治政府已了解到这些岛屿并非无主地,至少是可能同中国发生领土争议的地区。但内务卿山县有朋等仍不甘心,要求再做调查,以利建立日本的“国标”。其理由是,这些岛屿虽与《中山传信录》所述相同,但清国只是借助这些岛屿作为识别航海方向之用,“并未发现其他清国所属证迹”;关于岛名,日、中有所不同,故无关宏旨;且这些无人岛靠近八重山群岛。当时日本表面上提出的琉球两分方案虽曾表示将八重山划归中国,实则早存得寸进尺之心。然而,调查结果反使山县不敢轻举妄动了。

1885年10月21日,日外务卿井上馨致内务卿山县有朋信中称:“经详查熟虑,该等岛屿也接近清国国境。与先前完成勘查之大东岛相比,发现其面积较小,尤其是清国对各岛已有命名,近日清国报章,刊载我政府拟占据台湾附近清国所属岛屿之传闻,对我国抱有猜疑,且屡次引起清政府之注意。此刻若公然建立国标,必遭清国疑忌,故当前宜限于实地调查及详细报告其港湾形状、有无可待日后开发之重要物产等,而建国标及着手开发等,可待他日见机而作。”井上还叮嘱山县,不宜将日方秘密调查公诸报端,而要暗中进行,以免引起中国及国际上的异议或反对。同年11月24日,冲绳县令西村将奉命调查结果秉报内务卿,要求给予指示:“建立国标一事,如前呈文,未必与清国完全无关,万一发生纠纷,如何是好。”翌日,内、外务两卿联名下令:“切记目前不可建(国标)。”显然,当时日本帝国正在加紧扩军备战,伺机侵吞朝鲜,并最终与清政府决一雌雄,而不愿过早地“打草惊蛇”。

直到1893年,即中日甲午战争的前一年,日本冲绳县知事要求将钓鱼岛等划归冲绳县时,日本内、外两卿还将此拖了一年。甚至到甲午战争那年,因日本尚无获胜的把握,故政府仍以“该岛究竟是否为帝国所属尚不明确”为由而加以拒绝。

然而,1894年11月底,日军占领旅顺口,将清军北洋水师封锁在威海卫内,日本明治政府确信对清一战胜券在握,便拟迫使中国割让台湾作为媾和条件,并在未通知中方的情况下先行秘密窃取了钓鱼列岛。同年12月27日,日本内务大臣野村靖发密文给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称:关于在“久场岛”(黄尾屿)“鱼钓岛”建标桩一事,虽已下令暂缓,“但今昔形势已殊”,对这些岛屿“需加管理”,故应重议此事。这次外务省未表异议,并称“请按预定计划适当处置”。结果,1895年1月14日,日本政府不等战争结束,便通过“内阁决议”,将钓鱼列岛划归冲绳所辖,建立标桩。(6)同年4月17日,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其周围岛屿。直至日本战败投降,日本统治台湾长达50年,钓鱼岛等台湾周围附属岛屿也被日本长期霸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日之间悬而未决的钓鱼岛主权争议,是美国在中日之间留下的一个领土“疙瘩”。

美军占领琉球之后,曾于1946年1月29日发布的《联合国最高司令部训令第667号》,其中第三项中已明确规定了日本版图所包括的范围,即“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包括对马诸岛、北纬30度以南的琉球诸岛的约1000个邻近小岛”,其中根本不包括钓鱼岛。

随着冷战局面的出现,美国才于1953年12月25日发出一份美国民政府第27号令,即关于“琉球列岛地理界线”的布告。该布告称,“根据1951年9月8日签署的对日和约”,有必要重新指定琉球列岛的地理界线,并将当时美国政府和琉球政府管辖的区域指定为,包括北纬24度、东经122度区域内各岛、小岛、环形礁、岩礁及领海。这是美国对钓鱼岛的非法侵占。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署的归还冲绳协定(《关于琉球诸岛及大东诸岛的日美协定》)中宣布的日本领土范围,与1953年美国民政府第27号令完全相同。这样就将钓鱼岛切给日本的冲绳县。日本政府据此主张该岛属于冲绳县的一部分,并将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划入日本自卫队的“防空识别圈”内。美国将钓鱼岛私下擅自交给日本,结果引起70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地华人保卫钓鱼岛运动的浪潮。

在此情况下,美国政府不得不于1971年10月表示:“美国认为,把原从日本取得的对这些岛屿的行政权归还给日本,毫不损害有关主权的主张。美国既不能给日本增加在它们将这些岛屿行政权移交给我们之前所拥有的法律权利,也不能因为归还给日本行政权而削弱其他要求者的权利。……对此等岛屿的任何争议的要求均为当事者所应彼此解决的事项。”直到1996年9月11日,美国政府发言人伯恩斯仍表示:“美国既不承认也不支持任何国家对钓鱼列岛的主权主张。”

日本人在钓鱼岛的非法建筑

“美日两国在分归还分冲绳协定中,把我国钓鱼岛等岛屿列入分归还区域分,完全是非法的,这丝毫不能改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等岛屿的领土主权”。台湾爱国青年及海外华人由此还发动了轰轰烈烈的“保钓运动”。

日本曾在钓鱼岛上建造尖阁神社,后被爱国保钓人士拆除

日本在“尖阁神社”被拆除后又设置小型木质神龛

旧照片展示日本当年侵占钓鱼岛后在钓鱼岛上开设手工作坊

1996年10月17日,“日本青年社”头目Toyohisa Eto向媒体展示建设在钓鱼岛群岛上的灯塔。“日本青年社”盘算,如果灯塔得到承认,并登载到航海和灯塔表上,国际上就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的领土

1996年7月14日,“日本青年社”在钓鱼岛北小岛设置了一个高5米、重210公斤的铝合金灯塔。该团体最早曾于1978年在钓鱼岛上修建了第一座灯塔,1988年再次重建,后来在风暴中毁坏。

其实日本在钓鱼岛上修建的非法建筑并不止灯塔一处。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