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打造品牌
兵部尚书杜如晦,亲自登门定远侯府。
他对着还在禁足中的秦源,深深一揖。
“侯爷一盐之功,可抵我大唐十万雄兵!”
这位执掌大唐兵戈的重臣,对秦源的评价,高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时间,秦源的名声,在军中也变得无人不知。
文人墨客们,也不甘寂寞。
他们开始以雪花盐为题,作诗,写赋。
“白如瑞雪,味胜甘霖。”
“定远侯出手,天下再无苦咸人。”
各种赞誉,雪片般飞来。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雪花盐将永远是权贵们的专享时。
秦源,又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推出了平价版的“二级精盐”。
这种盐,品质略逊于雪花盐,但比起市面上的粗盐,依旧是天上地下。
而价格,却只比粗盐贵上少许。
长安城的普通百姓,第一次尝到了没有苦味的盐。
整个长安,都为之沸腾了。
百姓们自发的称颂定远侯为“盐侯”。
甚至有人,在家里为秦源立上了长生牌位,日夜祈福。
民心所向,莫过如此。
五姓七望,这些传承百年的世家门阀,看着秦源在短短一月之内,便名利双收,富可敌国,终于坐不住了。
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程处默帮秦源算了笔账。
就这一个月,不算上缴国库和府内开销,秦源个人的那“一成利”,其收入,已经超过了他爹卢国公一年的俸禄。
“兄弟,你现在可是咱大唐,名副其实的财神爷了!”
程处默看着秦源,眼神里全是崇拜。
秦源却没工夫理会这些。
他拿出一大笔钱,交给了程处默等人。
“去,盘下东市最好的地段,开一家酒楼。”
“名字,就叫‘天上人间’。”
“记住,我们只用最好的食材,最好的厨子,当然,还有最好的雪花盐。”
他要布局下游产业,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奢侈品帝国。
所有人都想知道,秦源的细盐提纯之法,到底是什么。
可任凭他们如何打探,如何模仿,都无法复制。
因为那过滤法中,最核心的几种材料的配比和添加顺序,是秦源独一无二的秘密。
这,就是他的技术壁垒。
无人可以逾越。
皇宫,甘露殿。
李世民看着户部呈上来的国库账本,那上面因为盐税而暴涨的数字,让他这位天可汗,都感到一阵心潮澎湃。
他转头,对身边的长孙无忌,发出了由衷的感慨。
“辅机啊。”
“朕得秦源,真乃胜得十万精兵,胜得一座金山啊!”
长孙无忌看着自己的君主,只是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但他心中清楚,秦源这颗星,已经在大唐的天空,升起来了。
而且,光芒万丈。
……
失败的滋味,高阳公主从未尝过。
屈辱,怨毒,不甘。
种种情绪,像毒蛇一样,日夜啃噬着她的心。
凭什么?
凭什么那个混蛋打了自己,还能活得这么滋润?
凭什么自己堂堂一个公主,要沦为全长安的笑柄?
她不服!
“来人!”
深夜,公主府的寝殿内,传出她尖利的声音。
一个心腹管事,连滚带爬的进来。
“殿下有何吩咐?”
高阳公主的脸,在昏暗的烛光下,显得有些狰狞。
“城里,不是有很多泼皮无赖么?”
“给我找几个手脚利索的,去,把东市那家盐铺,给我砸了!”
“做的干净点,别留下手尾!”
管事心头一颤,知道公主这是要动真格的了。
他不敢多问,连忙领命退下。
子时。
东市的街道,一片漆黑。
定远侯府的盐铺,静静的立在街角。
几个黑影,鬼鬼祟祟的从巷子里钻了出来。
他们手里拿着棍棒,互相使了个眼色,便要冲向那家铺子。
可他们刚一动。
旁边阴影里,猛地窜出十几条壮汉。
这些人,一个个身手矫健,孔武有力,正是程咬金府上的精锐护卫。
程处默早就得了秦源的嘱咐,让他帮忙照看一下铺子,以防有人狗急跳墙。
没费什么力气。
那几个地痞流氓,就被打翻在地,捆了个结结实实。
“说,谁指使你们来的?”
程府的护卫头领,一脚踩在一个地痞的脸上。
那地痞本还想嘴硬。
可看到对方眼中那毫不掩饰的杀气,顿时吓得魂飞魄散。
“是……是公主府……是高阳公主府上的王管事,给了我们一百贯,让我们来砸店的!”
人证,物证,俱在。
一份写得清清楚楚的供词,连夜被送到了定远侯府。
秦源看着那份供词,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他没有去报官,更没有去皇宫告状。
他只是将这份供词,交给了程处默。
“处默,你认识的御史言官多,把这个,给他们看看,就当听个乐子。”
程处默一听,顿时明白了。
他嘿嘿一笑,拍着胸脯走了。
这招,叫借刀杀人。
比自己出面,高明多了。
第二天,早朝。
气氛,异常凝重。
一位以耿直著称的御史,手持笏板,慨然出列。
“臣,有本要奏!”
“臣,弹劾高阳公主!骄纵跋扈,目无法纪,竟买凶扰乱市井,派人打砸功臣商铺!此等行径,与国贼何异?!”
话音刚落,又有数名御史,齐齐出列。
“臣等,附议!”
“请陛下,严惩高阳公主,以正国法,以安民心!”
声浪滔天。
龙椅上的李世民,脸色铁青。
他本就因为上次的事,对高阳心存不满,觉得皇家颜面尽失。
没想到,这个女儿,不知悔改,反而变本加厉!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他这个做父亲的,脸都被丢尽了。
“传朕旨意!”
李世民的声音,冰冷得不带一丝感情。
“高阳公主,德行有亏,着禁足于公主府一月,闭门思过!”
“另,着其赔偿定远侯府盐铺所有损失!”
“钦此!”
旨意传出,高阳公主再次被狠狠的打脸。
赔了夫人又折兵。
她在长安城里的名声,已经彻底臭了。
外界的风风雨雨,秦源似乎毫不关心。
他此刻,正待在侯府后院的一个小作坊里。
一口大锅,架在火上。
锅里,是翻滚的猪油,旁边,还有一盆用草木灰过滤出的清亮的碱水。
他小心翼翼的控制着火候,将碱水缓缓倒入油锅之中。
皂化反应,开始了。
青萝在一旁,好奇的看着,不知道自家少爷又在鼓捣什么新奇玩意。
经过一整天的熬煮冷却。
锅里的液体,凝固成了一块块米白色的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