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加拿大“关键”时刻再提51州

2025年4月29日,加拿大政府各级官员正在忙于联邦众议院选举。几乎是每个人都要展出来为选举加油,为看好的人拉选票,请加拿大民众为优秀的管理者投票时,特朗普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的存在感吧?他再次公开提及“吞并”加拿大的话题,建议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

对于特朗普的这一行为,加拿大保守党领袖普瓦列夫尔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警告特朗普不要干涉加拿大的选举,并且再次强调加拿大将永远保持主权和独立,永远不会成为美国的一个州。加拿大总理、自由党领袖卡尼也纷纷站出来发文中表示,加拿大的事情由加拿大人自己决定,并附带视频提醒选民,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并没安什么好心,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还强调关税政策已经对加拿大经济构成威胁。

特朗普此前曾经多次公开表示希望加拿大能够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并声称要用“经济力量”实现这一目标。他的言论遭到加拿大方面的广泛反对,虽然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同样能够影响到加拿大的选举工作走向,这时候也许很多多加拿大选民可能因此将选票投给被认为能够有效应对特朗普的政党。

早在2024年圣诞节时,特朗普就在社交媒体上发帖,说加拿大籍冰球明星格雷茨基竞选加拿大总理会轻松获胜,无须竞选。尽管格雷茨基对此不感兴趣,但特朗普认为加拿大人民应发起选举他的运动。特朗普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开疆扩土的目的,所以他公然表示要让加拿大成为美国的“第51个州”,而且连“加拿大州”的“州长”都选好了,就是韦恩·格雷茨基。

2025年1月7日,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过,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需”的要考虑,他不会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巴拿马运河和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此外,他还想“吞并加拿大”,并声称将在不久后把墨西哥湾改名为“美国湾”。

那他是否真的会“言出必行”,会不惜采取军事手段吗?相关人士认为,特朗普是在进行一种很明显的“试探”,这是“做牌的一种方式”,虚实结合,以这种方式作为试探,得到几国的反馈结果,从而调整下一个阶段所采取的手段。“特朗普很明显在观察欧洲有什么样的反应,不同的国家怎么来应对,然后寻找未来在执政方面、处理盟友关系方面可能会获得利益的一些机会。”

特朗普长子小唐纳德·特朗普乘飞机到访格陵兰岛,开启“一日游”。特朗普在社媒上发布了飞机抵达格陵兰岛的画面,称美国控制格陵兰岛的“交易必须发生”,要通过夺取对格陵兰岛的控制权“让格陵兰岛再次伟大”。

丹麦首相弗雷泽里克森曾经公开表态,格陵兰岛是“非卖品”。格陵兰岛是丹麦的自治领地,有高度自治权,国防和外交事务都有由丹麦政府掌管。

格陵兰岛位于华盛顿到莫斯科最短路线的中间位置,那里坐落着美国最北端的军事基地。实际上,1946年,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向丹麦提出用1亿美元买下格陵兰岛,因为“这对美国的安全是不可或缺”。现在特朗普还是老一套说辞,但是真如此吗?

即将担任特朗普政府国家安全顾问的迈克·瓦尔兹在1月8日发表的言论,外界猜测这才是特朗普的真实意图。“此事关乎关键矿产,事关自然资源……这是石油和天然气,事关我们的国家安全。”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显示,格陵兰岛蕴藏着数以百亿桶的石油。岛上还有丰富的稀土资源和铀等核材料,价值不可估量。从智能手机到核磁共振成像仪,再到电动汽车和军用飞机,稀土资源的用途非常广泛,重要性不言而喻。

纽约大学气候科学家大卫·霍兰德曾经表示,在全球变暖的情况下,格陵兰岛地区“就像一个敞开的冰箱”,其中蕴藏的稀土和油气资源开发难度逐渐下降。

被特朗普盯上的不只是格陵兰岛,他的“领土野心”在不断升级。特朗普还反复提及巴拿马运河是“美国重要国家资产”,威胁将要“收回”巴拿马运河。

可不管是夺岛,还是收河,抑或是吞并加拿大的言论,这些都是特朗普在进行一种很明显的“试探”。欧洲主要大国方面,法国外长巴罗就特朗普曾经发表的有关格陵兰岛言论,并针对特朗普的话作出了回应,警告他不要威胁欧盟的“主权边界”。德国政府也在当日表示,“不能以武力改变边界”。然而,英国方面不仅没有任何回应,其外相戴维·拉米更是拒绝针对特朗普设计格陵兰言论进行谴责。

欧盟、德法均发声了,但英国却没有第一时间发声。这就是特朗普看到的不同。特朗普的目的更多是通过在试探的过程中,与丹麦做交易,比如迫使丹麦接受美国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诉求,以此来换取美国所谓的收手和让步。

特朗普的领土野心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纽约时报》称这是打算“扩张领土”,而《华尔街日报》则认为这会加剧紧张态势。法新社报道指出,特朗普的许多言论难以区分是在开玩笑还是真实政策,但这次讲话被视为关于领土扩张言论的一次升级。

但是过去这么长的时间,特朗普所有的政策和规划,除了关税之外似乎都停留在嘴上,并没任何实际上的行动。那么他究竟要如何来实现这些理想规划呢?想要扩张国土表面上是为了美国做规划,可真要实际操作下来,也需要考虑各种费用,整体的付出和收获能不能形成正比?

这些都是阻碍特朗普视线规划的绊脚石,而且很多时候没人能分得清楚那些是他的真实政策,还是虚假政策,个人威信已经被他消弭殆尽,这才是他最终失败的原因吧?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