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的夏天结束了,克洛克又回到了芝加哥,在金融区里的纽约场外证券交易所当标牌注记员。他的雇主是一家名叫伍斯特—托马斯的公司,听起来非常有实力。
克洛克在公司里主要负责阅读凿孔纸条,把上面的符号译成价格,然后挂到黑板上供经常到他们办事处来的人们仔细研究。
埃塞尔也来到芝加哥,与她父亲住在一起。
1920年初,路易斯由于工作非常努力,被提升到了公司的管理层,并调到纽约工作。这家公司是西方联合公司的一个子公司。这样,全家人就都要跟着路易斯一起搬到纽约去了。
克洛克当然不愿意,因为他已经与埃塞尔处在热恋当中,两个人已经无法分离了。
克洛克说:“妈妈,我不想离开芝加哥,我在伍斯特—托马斯公司做得很好。”
罗斯却说:“你到了纽约,也可以调到伍斯特—托马斯在纽约的办事处去啊!”
克洛克不得不说出实情:“我不想跟埃塞尔分开。”
罗斯说:“那也没关系,你可以在周末和休假的时候回来看埃塞尔。雷,你是我们家庭的一分子,如果你不跟我们在一起,你爸爸还会专心在纽约工作吗?你也知道,你爸爸是通过多么兢兢业业的努力才得到这宝贵的提升机会啊!”
克洛克不想再让妈妈伤心,参军的时候妈妈已经为他担了好长时间的心了。他想了一会,然后跟父母商量说:“好吧,妈妈,我可以跟你们去纽约。但是,我想尽快和埃塞尔结婚。”
罗斯听了很惊讶,她说:“雷,你虽然离开学校自己闯荡社会了,但你毕竟只有18岁,你不觉得这么小就结婚太有点操之过急吗?况且,埃塞尔的父母也不会同意你们这么小就结婚的。就算人家同意,也要到了纽约再说。”
果然如罗斯所说,埃塞尔的家人也表示不让他们马上就结婚。
本来,克洛克就已经厌倦了在伍斯特—托马斯公司那种每天在黑板上挂标牌的工作,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再等下去了,只好跟着家人去了纽约。
每到周末或休假的时候,克洛克就飞回芝加哥去与埃塞尔相会。
克洛克到了纽约之后,父亲给他在一家证券交易所谋了份做出纳的差事。但克洛克很快就发觉自己不喜欢这份工作,几乎每天简直像被困在牢笼里一样,而且每天单调无聊的工作丝毫没有一点挑战性和新鲜感。
结果是,克洛克对这件事的烦恼只不过坚持了一年多一点。有一天清晨,克洛克像平时一样赶去上班,却看到办事处已经被钉上了木板,上面贴着县长宣布公司已经破产的布告。
这件事刺伤了克洛克,因为他们还欠着克洛克一星期的工资和休假时间呢。他原本计划下一周休假去芝加哥与埃塞尔见面的。现在纽约的一切都已经没什么值得留恋的了,克洛克反而觉得轻松了,他觉得已经没有什么理由再等下去了,他决定离开纽约。
克洛克一回到家就告诉母亲:“妈妈,我已经决定了,明天就离开纽约,而且我不想再回来了。”
罗斯虽然不愿意儿子离开,但也没有办法。克洛克第二天就离开纽约回了芝加哥。罗斯心里十分忧伤,由于儿子的关系,她也感觉自己不喜欢纽约了。
于是,罗斯就开始劝路易斯:“亲爱的,我想工作虽然很重要,但它并不是生活的全部,我觉得全家人能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现在雷一个人在芝加哥,我每天都为他担心。我考虑再三,认为我们不如还是回芝加哥,回到以前幸福的生活中去。”
最终,罗斯说服了丈夫,路易斯放弃了提升的机会,一家人重又搬回了芝加哥。
1922年,克洛克和埃塞尔都认为,他们等待的时间已经够长了。虽然他们仍然是未成年的人,为了结婚,他们准备克服各种困难。
路易斯听了,却露出了不为所动的目光,并对儿子说:“雷,你现在就要结婚是不可能的!听我说,你要结婚,首先必须有份稳定的工作。”克洛克说:“想找份工作也不是难事啊,你所指的稳定的工作是……”
路易斯说:“我并不是说在旅馆当跑堂或招待。我指的是一些有价值的工作。那样你才能像个男人一样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你想,你总不能让你的妻子和你一样过着不稳定的动荡生活,对吧?”
克洛克回到自己的卧室,把爸爸的话仔细想了一下,他觉得父亲说得对。稳定美满的家庭对于一个人的事业是牢固的后盾,自己想要给埃塞尔幸福安定的生活,就必须要在结婚前有一份稳定的工作。
不过,世上还没有什么能难得倒坚忍顽强的克洛克,他几天后就去为莉莉牌纸杯子公司做推销员了。他自己也不知道是什么驱使他对纸杯子有了兴趣,也许主要是因为他们具有创新精神,而且正处在发展之中。克洛克敏锐地感觉到,这个新生事物将是美国向前发展的一部分,他一直喜欢有创新意识的产品。
克洛克想:这一回爸爸肯定会同意的。埃塞尔的父母也在埃塞尔的坚持下同意了。于是,两个年轻人在经过了两年多的恋爱之后,终于结成连理。克洛克和埃塞尔多么高兴啊!克洛克对新婚妻子说:“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温馨快乐,家才永远是最让人感到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