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36年,即嘉靖十五年,江西贵溪人徐九思被任命句容县知县。他一生官职不高,但刚正廉洁,爱民如子,特别是他“勤、俭、忍”的清官“三字经”流传至今。
徐九思,字子慎,于公元1495年出生于江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他4岁时,生母刘氏即去世。不到20岁,父亲又不幸病故。他与祖母周氏、继母艾氏相依为命,历尽坎坷,刻苦求学,立志造福于民。
明代时,我国古代的廉政制度建设发展到了顶峰。出身贫寒的明太祖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以后,依然非常节俭。
朱元璋不仅自己节俭,也要求手下大臣节俭。为此,他制定了非常严格的法律防止贪腐。朱元璋对奖廉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他大胆破格提拔了很多廉吏,还多次亲自召见或旌(jīng)表廉能卓异者。
然而,朱元璋的诸多奖廉惩贪措施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起到了比较好的效果,但所仗恃的仅仅是皇帝个人权威,在没有法治规范、民主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迟早会人亡政息。
过了五六代之后,他的子孙们个个骄奢淫逸,怠于朝政,再也没有一个人去关注吏治了。失去严厉管束的官员们文恬武嬉,贪污受贿之风遍及朝野。不过在当时腐败的官场,依然还有一些正直官员能够保持廉洁的操守,徐九思就是其中的一位。
徐九思是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神宗五世臣。他在句容任职九年,清正廉洁,勤政爱民。勤于政事是他的一大特点。百姓都知道,“勤、俭、忍,徐公三字经也”。
公元1536年,即嘉靖十五年,徐九思初任句容县知县。当时官场积弊难清,贿赂横行,贪风尤盛,欺民的污吏得到姑息,受害的百姓却持冤难鸣。
徐九思最恨那些贪赃枉法之徒。他到句容上任的第一步就是澄清吏治。一次,一个胥吏袖藏空白公牒,准备私盖公印,被徐九思当场抓获,群吏为此人求情,遭到了严词拒绝,此人终被绳之以法。从此该胥吏再不敢越轨行事。
徐九思体察民情,深知劳动者沉重的负担主要在田赋和徭役两个方面。明朝中期,随着土地兼并恶性发展和封建政治日益腐败,豪绅地主们串通官府,勾结官吏,千方百计地转嫁田赋,逃避徭役,造成了“富者赋轻役少而贫者赋重役多”的不合理现象,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当时这种问题在句容尤为突出。
徐九思出任句容知县不久,即着手整顿赋役旧制。他首先了解民户的贫富状况,道路的远近,以此作为征发徭役的依据,采取富者近者多役,贫者远者少役,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徭役严重不均的问题。
在一次严重的灾荒中,句容粮价急剧上涨,老百姓都已断粮。为此,朝廷发放了一批赈灾粮,并指示徐九思按平价售粮赈荒,将所得粮款全部上交国库。
徐九思并没有执行这一规定,他认为,灾民此时此刻根本就无力购买赈粮,假如按章办事,平价粮将大部分落入豪强富绅、投机者之手,对救灾毫无裨(bì)益。
徐九思毅然采取变通办法,他首先将赈粮的一部分按市价出售,将所得相当于全部平价粮的粮款上交国库,然后用余下部分赈粮当众煮成义粥,分施给断粮断炊的灾民,许多病饿百姓得以存活。由于他在赈灾中一切为灾民着想,是非清楚,措施得当,所以虽是大灾之年的句容,境内依然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
徐九思为官清廉,崇尚勤俭,生活简朴。除了勤于公务,洁身奉献,为当地百姓兴利除弊外,还带头参与生产劳动。县衙里原有一个园圃,以往县吏一心盘剥百姓,园圃无人经营,早已荒芜。徐九思上任后,亲自率领衙内下属到园圃垦荒,地开垦出来后又种上蔬菜瓜果,饲养猪羊鸡鸭。园中有个水池,他也进行修整,放养鱼苗。这样,不仅节约了生活开支,还培养了吏佐劳动的习惯。
徐九思“俭”的事迹更多。当时,句容县的粮簿上有一笔例金,这笔钱是专供地方官花用的,徐九思到任后,毅然革除了这笔例金。平时,他的生活俭朴,“生平不嗜肉,唯啖(dàn)菜”。
那时官员不分大小,宴请送礼成风,凡有官员路过此县,或上级官府的属员下县,地方官都滥用公款大肆宴请,重礼接送,造成极大浪费。徐九思决心纠正这股歪风。
有一次,上级府中一些属员下到句容县,照例索取贿赂,但徐九思不予理睬。他们见鱼肉不成,便借酒装疯,谩(màn)骂县衙,咆哮公堂,徐九思毫不退让,令人将他们绑起来用鞭子抽打。自此以后,句容县的贪奢歪风大为收敛,衙内的公费开支有很多节余,也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为了不断告诫自己和下属要关心民间疾苦,徐九思在县衙前立了一堵石屏,屏面上刻画一丛青菜,题曰:“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旁曰:“方丈高墙为屏户,一藂(cóng)画菜辅官箴。”徐九思似乎与青菜结了不解之缘,人称其为“青菜县官”,实在是恰如其分。
对于三字经当中的“忍”字,徐九思认为“忍则不争”。他在句容任职历九载后,奉命调任工部主事,这一消息传出后,句容父老纷纷来到县衙,遮道挽留,使他一个多月未得离职赴任。当不得不走时,父老们请他临别赠言。
徐九思说:“我没有什么可说的,唯独希望父老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牢记勤、俭、忍三件事。勤就不会衰败,俭则不会荒费,而忍让谦恭就不至于引起无谓的争斗。这些就是做人处世以保身家的道理。”
徐九思的这段话,在句容民间流传甚久,当时不少人家还将他画的蔬菜图形拓印下来,在上面书写“勤、俭、忍”三个大字,并称之为“徐公三字经”。句容百姓以这种独有的方式纪念徐九思,勉励自己。同时还在茅山为徐九思建造了一座生祠,以表示对他的爱戴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