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仇英工笔仕女画

公元1544年,即嘉靖十九年,在大明朝,有一幅工笔重彩画《汉宫春晓图》引起了人们关注,此画被誉为中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画作的作者名叫仇英。

仇英,字实父,号十洲。原籍江苏省太仓,约1494年出生于苏州。他与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后世并称为“吴门四家”。

仇英的作品题材广泛,擅写人物、山水、车船、楼阁等。仕女图成就颇高,被誉为工笔仕女画的典范。其作品《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为“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仇英出身画工,少年聪敏,以善画结识了许多当代名家,为文徵明、唐寅所器重。至苏州后向周臣学画,并曾在著名鉴赏收藏家项元汴家中见识了大量古代名作,临摹创作了大量精品。他的创作态度十分认真,一丝不苟,每幅画都是严谨周密、刻画入微,渐有盛名。

仇英最大的成就在于重彩仕女画。他重视对历史题材的刻画和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特擅临摹,粉图黄纸,落笔乱真。所画发翠豪金,综丹缕素,精丽绝逸。尤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婉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善白描。

仇英的人物画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有别于时流的板刻习气,对后来及清宫仕女画都有很大影响,成为时代仕女美的典范。

后人评价他的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之杰出者。

此外,仇英还善于临摹和作山水画。他以临仿唐宋名家稿本为多,功力精湛,几乎难辨真假。画法主要师承赵伯驹和南宋“院体”画,融入了文人画所崇尚的主题和笔墨情趣。

他的山水画多学赵伯驹、刘松年,发展南宋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院体画”传统,综合融合前代各家之长,即保持工整精艳的古典传统,又融入了文雅清新的趣味。

仇英是明代有代表性的画家之一,他的作品流传较多。

作品有《桐阴清话图》,图录于《故宫名画三百种》;《右军书扇图》《柳下眠琴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人物故事图册》《莲溪渔隐图》等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捣衣图》《松溪横笛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清明上河图》现藏于辽宁省博物馆;《桃源仙境图》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煮茶论画图》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清溪横笛图》现藏于四川大学博物馆;《秋江待渡图》《仙山楼阁图》《汉宫春晓图》现藏于我国台湾。

仇英的工笔重彩画《汉宫春晓图》,极尽勾描渲敷之能事,是我国重彩仕女第一长卷。大概于公元1540年,即嘉靖十九年至公元1544年,即二十三年间创作完成。

作为工笔仕女画大家,仇英在这幅画中用手卷的形式描述初春时节宫闱之中的日常琐事:梳妆、浇灌、折枝、插花、饲养、歌舞、弹唱、围炉、下棋、读书、斗草、对镜、观画、图像、戏婴、送食、挥扇,画后妃、宫娥、皇子、太监、画师,其中包含有画师毛延寿为王昭君写像的著名故事,计有115人。

人物个个衣着鲜丽,姿态各异,既无所事事又忙忙碌碌,描绘宫中嫔妃生活极为生动,显示了画家过人的观察能力与精湛的写实功力。人物皆唐以来衣饰,取名汉宫,是当时对宫室的泛指。

《汉宫春晓图》画面始于宫廷外景,晓烟中露出柳梢,花柳点出“春”,晨烟点出“晓”。

围墙内一湾渠水,鸳鸯白鹇飞翔栖息。一宫女领三孩童倚栏眺望水上飞鹇。宫室内两宫女冠袍持宫扇,似待参加仪仗。一宫女凭栏望窗外孔雀。两便装宫女,一饲喂孔雀,一依傍门后。

户外一人提壶下阶。三人分捧锦袱杂器侍立。一后妃拢手危立,注视宫女灌溉牡丹。牡丹左方一女伴随两鬟,一鬟浇花,一鬟持扇。上方填画屋宇阶棂。

左有一树似梨开白花,树下有人摘花承以金盆,有人采花插鬓,有人持扇迤逦而来。再左平轩突出,轩内女乐一组,有婆娑起舞者,有拍手相和者,有鼓弄乐器者,有持笙登级者。轩后屋中两人正在整装。

阶下6人围观地下一摊花草,同做斗草的游戏,其余两人正匆匆赶来。

上方门内两人却罢琴卧地读谱。正屋一大群人,弈棋、熨练、刺绣、弄儿,各有所事。阶下6人,捧壶携器闲谈。左厢两人弄乐。再左正屋中一人似后妃。另有10余人拱卫侍从。最后宫女一人扑蝶于柳梢。

柳外宫墙,男卫4人,分立于宫墙的内外。最后于一组女乐处分为上下两辑,合为一卷。

全画构景繁复,画工精细,色彩雅丽。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铺陈出宛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除却美女群像之外,还融入了琴棋书画、鉴古、莳花等文人式的休闲活动。

《汉宫春晓图》画工精细,色彩雅丽,是“明四家”仇英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此图不仅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我国重彩仕女画中也独树一帜,独领风骚,诚为仇英历史故事画中的精彩之作。

明代画家文徵明和唐伯虎,对仇英有很多的帮助。文徵明和唐伯虎,一个生于官宦世家,一个出身商人家庭,经济条件自不必说,周围相识的旧友也多为研究诗画之人。

当仇英仅仅是一个漆工的时候,就因为绘画出众而得到了文徵明的赏识。之后,文徵明和唐伯虎又将仇英介绍给唐伯虎的老师周臣,使仇英打下了扎实的绘画基础,最终与唐伯虎一起成为周臣的得意门生。

后世也将仇英与唐伯虎、文徵明、沈周并称为“明四家”。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