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辽太后断腕殉夫

公元926年,七月二十七日,耶律阿保机在出征渤海还皇都途中病逝于扶余,即今吉林四平西,终年55岁。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皇后述律平以主少国疑为由,自行临朝称制代行皇权。其实长子耶律倍已经二十八岁。

耶律阿保机的事业虽然非常成功,但他的后宫却并不像历史上许多帝王那样,拥有三千佳丽。耶律阿保机一生只有一个皇后述律平和一个没名分的宫人萧氏,因此他的子嗣数量也不多。耶律阿保机和述律平共有三子一女,其中三个儿子的名字分别叫:耶律倍、耶律德光、耶律李胡。

耶律倍为人温文尔雅,深受汉文化的熏陶。他精通汉文和契丹文,能熟练地用双语进行写作;此外,耶律倍在医学、音律、阴阳学等方面也都有很深的造诣。然而,多才多艺的耶律倍对那些尚武的契丹贵族来说,并不具备吸引力。阿保机在世的时候,他可以用个人权威压制一切反对意见,但等到阿保机去世后,耶律倍的继承人身份就变得岌岌可危了。

耶律倍继承皇位的主要阻力来自他的母亲述律平和他的二弟耶律德光。说来也奇怪,同样是述律平所生之子,她对次子耶律德光和三子耶律李胡特别喜爱,但却对长子耶律倍视同外人。

述律平在朝廷上的威望仅次于耶律阿保机,因此当阿保机去世后,她的意见自然能起到决定性作用。述律平尽其所能敦促长子放弃皇位以拥立耶律德光为帝,耶律倍虽心有不甘,但在母亲及多数契丹贵族的强压之下,最终不得不屈服。

公元927年年底,耶律倍正式宣布放弃继承权,并拥立他的二弟耶律德光继承皇位。

述律平,字月里朵,回鹘述律部人。果断有智谋,多权变。耶律阿保机灭亡渤海后,尊号“地皇后”。耶律阿保机死后,她开始不遗余力地铲除她认为可能会妨碍自己易储大计的“异己”。

曾经跟随阿保机出生入死的文武重臣因拥护耶律倍,都被杀殉葬。汉臣赵思温当着满朝文武向述律平发问:“先帝亲近之人莫过于太后,太后为何不以身殉?我等臣子前去侍奉,哪能如先帝之意?”

正当众人等着看述律平哑口无言、承认过往之非的好戏之时,她挥动金刀,毫不迟疑地将自己的右手齐腕砍下,镇定自若地命人将这只手送到阿保机棺内代自己“从殉”。

这位太后顷刻间自断手腕的狠辣劲头,却比她从前逼别人殉葬更具杀伤力,从此后所有的皇亲国戚、满朝文武都对述律平畏如虎蝎,对她的主张再不敢违抗。

述律平小字“月理朵”,“平”是她的汉名。她的父亲述律婆姑是回鹘人的后代,她的母亲则是契丹贵族,也是耶律阿保机的姑姑。按照氏族传统,耶律和述律是通婚的两个部落,彼此都在对方部落寻找配偶。算起来,述律平与自己的丈夫阿保机是姑表兄妹,亲上加亲。

述律平生于公元878年,即唐乾符五年,十四岁的时候她按照氏族的习俗,嫁给了二十岁的表哥耶律阿保机。

公元901年,阿保机成为了本部酋长。有了权力的阿保机开始东征西讨,掳掠周围部族,获取了大量的奴隶和牛羊财富。而述律平也紧紧地跟随在阿保机的身边,为他出谋划策,和他一起四处征战。

公元907年,契丹各部联盟的可汗痕德堇去世,契丹八部首领共同推举耶律阿保机为新任可汗。按照氏族的规矩,可汗三年选拨一次,由八部酋长共议。

由于阿保机在成为可汗后,持续地为契丹开疆拓土,功勋卓越,因此他一连连任了三届可汗之职。随着时间的推移,阿保机的谋士中汉人越来越多,受他们的影响,阿保机有了要用汉法将选举可汗的制度改为世袭制度的念头。而这个念头,也得到了述律平的强烈支持。

契丹部落联盟原本除可汗之外,以下的“管理阶层”都同掌军政民大权于一手。阿保机将他们的权力分散,分为北、南两院。

契丹部落联盟的主要权力握在了阿保机手里。阿保机试图集权并世袭地位的做法渐渐引起了周围契丹贵族的反对,而首先站出来反对并且态度最坚决的正是他自己的亲兄弟,之后就发生了历史上的“诸弟之乱”。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