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小

小字标准大字

背景色

白天夜间护眼


魏文侯百年霸业

公元前453年,三家分晋时,赵氏获利最多,魏氏、韩氏得到的要少一些。三家赵氏得到了晋国北部的大片土地,并向东越过太行山,占有邯郸、中牟。魏氏与韩氏笼罩在赵氏的南边,魏氏偏西,韩氏偏东。赵氏占有的智氏领地正压在魏氏的脑门上,魏氏很压抑。

魏国西边是一河之隔的秦国,北边是强大的赵国,东边是新兴的韩国,南边越过中条山和黄河是秦、楚、郑国拉锯争夺的陕地;北部是吕梁山,南部是中条山,东部是王屋山,黄河的大拐角包住了魏国的西部和南部。这样的地势,易守难攻,但也容易被压迫封锁。

因此,魏文侯首先要做到的是自强不息、不被列强吃掉,然后才是打破封锁、向外发展。他首先实行变法,改革政治,奖励耕战,兴修水利,发展经济。他用李悝、翟璜(huáng)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吴起等为将,攻掠中山国、秦国、楚国;以李悝(kuī)教授法律,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勃勃生机。

魏文侯重用卫人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率。为了平衡粮价,李悝还实行了平籴(dí)法。

在丰年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行情,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灾年的时候,政府把国家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因买不起粮食而流落街头。

这样,魏国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国家抵御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魏文侯任命吴起为主将,攻克秦国 河西地区 临晋 元里 并筑城。次年,吴起再次率军攻打秦国,一直打到郑县。加上之前被公子击占领的繁庞,魏国全部占有原本属于秦国的河西地区,并在此设立 西河郡

翟璜 推荐,由吴起担任首任郡守。魏文侯在河西地区一方面完成了军事占领,另一方面把魏国的便民政策带到了河西,得到了河西百姓的拥护。魏国在河西建立了稳固的统治。

得到河西这一大片土地后,魏国不仅解决了秦国对魏国的威胁,国内人多地少的矛盾也得到了一定的缓解,魏国的粮食生产有所提高。河西为魏国提供了战略上的回旋余地,同时还为魏国提供了兵员和粮食。魏国在河西实行的新政策,对秦国百姓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魏文侯知道秦人不容易被武力征服,但却对中原文化很崇拜。所以,在对秦攻略中除了军事打击、政策攻心外,还进行了文化渗透。魏文侯拜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为老师,请子夏在河西讲学。

给国君做老师是儒生的最高荣誉,即所谓的帝王师。子夏是第一个享有这个荣誉的大儒,甚至孔子在生前也没有享受过如此尊贵的荣誉。子夏被魏文侯的诚意感动了,决定亲自到河西坐镇。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四十四岁。他来河西的时候,已是百岁老人了。所以在河西真正教授的,是子夏的弟子公羊高、谷梁赤、段干木和子贡的弟子田子方。

由于子夏亲自坐镇河西,华夏文化的重点就转移到了魏国河西。子夏的象征意义,极其重大,不仅对秦国、楚国、赵国这些边地诸侯国的感化作用十分显著,而且使魏国俨然成为中原各国的文化宗主国。

魏文侯任命西门豹任邺县县令。西门豹上任后,看到邺县人烟稀少没有生机,土地荒芜萧条,田间地头一片冷清。他通过走访调查,弄清邺县萧条落后的根本原因后,立志改善现状。西门豹趁河伯娶妻的机会,一举惩治铲除了地方恶霸势力。他颁布律令,禁止巫风,恢复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这样,原先出走的百姓又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西门豹亲自率人勘测水源,发动百姓在漳河流域开掘了十二个灌溉农渠,使大片田地成为旱涝保收的良田。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还实行了“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

魏文侯听到一些告发西门豹的意见,说邺县官仓无存粮,钱库无金银,部队缺少装备,西门豹把邺县治得一塌糊涂。魏文侯没有听一面之词,而是亲自到邺县视察,就官吏告发的问题问责西门豹,还要治他的罪。

西门豹说:“贤王考虑的是人民富裕,称霸的人考虑军队强盛,亡国之君才会只顾国库充盈。邺县官仓无粮,因为粮食积储在百姓手中;金库无银,因为银钱都在百姓衣兜里;武库无兵器,因为邺县人人皆兵,武器都在人民手中。大王若不信,让我上楼敲敲鼓,看看邺县钱粮兵器如何?”

西门豹走上楼,第一阵鼓声之后,邺县百姓披盔带甲,手执兵器,迅速集合到楼下。第二阵鼓声之后,另一批百姓用车装着粮草集合到楼下。

魏文侯知道了西门豹的政绩,龙颜大悦,请西门豹停止演习。西门豹说:“百姓需要诚信不可以欺骗!现在好不容易与他们建立了互信和承诺,今天既然把他们集合起来了,如果随意解散,老百姓就会有受骗之辱。燕王经常侵略我过疆土,掠夺我国百姓,大王不如让我带他们去攻打燕国。”魏文侯同意了。于是,西门豹发兵攻打燕国,收回了许多失地。

随着魏国的不断强大,赵国的逐渐下滑,赵、魏两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魏国的实力超过了赵国,也超过了韩国。魏国在解决西河战事后,便答应赵国开始进攻中山。中山与魏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赵国。在名将乐羊的率领下,魏军越过赵国攻击中山。训练有素的魏军苦战三年,终于攻破了中山国,解除了中山对赵国的威胁。

魏文侯在出兵帮助赵国攻击中山国的时候,命令魏军在沿途占领了不少属于赵国的地方,在出兵帮助韩国攻击宋国的时候,命令魏军占领了魏军进军路过的河内地方。魏国终于在中原站稳了脚跟。

战国二百余年历史中,魏国是最先强盛而称雄的国家。魏文侯在位五十年,选贤任能,内修德政,外治武功,向西攻占了秦国河西地区,向北越过赵国,伐灭中山国,向东打败齐国大军。他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使魏国国富兵强,开拓出大片疆土,他本人也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上一章
离线
目录
下一章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