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00年,楚武王派大兵压境攻打绞国。一时间戈戟如林,战旗如云,大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威势。然而,绞国君臣顽强抵抗,军民协力,君臣一心,楚军攻战虽勇,徒然损兵折将,绞国都城依然,城墙巍峨耸立。楚武王一筹莫展,召集文官武将商议攻城谋略。
这时,一位叫屈暇的文官对楚王说:“绞国倚仗城高墙厚,城头上守卫森然密布,日夜不懈,极其难以攻入。依我看,只能智取,不可再用强攻的方法了。”他把思虑成熟的计谋细细说明,楚武王闻言大喜,即令三军将士一一照计行事。
第二日,楚军偃旗息鼓不再攻城,城北不远的山林里,却出现了三五成群的砍柴人。城头的守军看得真切,就向绞国的国君如实报告。绞国国君不假思索地下令:“速派精兵,前去捉拿楚国的樵夫!”一只轻骑领命,由北门风驰电掣般冲出,来到山林中,不费吹灰之力,就生擒了没有兵器的30个楚军樵夫。
第三日,楚军派出更多的士兵,解除武装,上山砍柴。绞国国君闻讯后下令说:“这次要派出大队人马,将这些人全部捉拿回城!”
此时,有一位谋士已经察觉到事有蹊跷,急忙阻止道:“主公,楚军有诈,臣以为不可轻举妄动。”
“楚军有诈?你说说看。”然而绞国国君心中实则不以为然。
谋士分析说:“昨日我们轻而易举地捉了楚兵30余人,今日他们反倒派出更多的人上山砍柴,居然也不派军队保护,臣担心这些解除武装的樵夫是楚军的诱饵。”
绞国国君听罢,哈哈大笑:“疑神疑鬼,什么诱饵不诱饵?楚军远道而来,粮草必缺,不上山砍柴,他们的三军将士连饭都无法烧做,怎么作战呢?我料定楚军近日撤军,他们这是吃顿饱饭好撤退呢。至于不派军队保护,正是楚军的失策。楚国重兵在南门,我们装出集中兵力把守南门的样子,暗中调出大队人马由北门出击,再次突袭,定能捉尽山上的樵夫,看那楚国军士怎样收场!”
谋士还想劝说,怎奈国君已经发出令旗,绞国军马已经冲出了北门。不料,绞军正在山林捕捉樵夫时,忽听金鼓大震,杀声四起,山林深处无数楚国伏兵蜂拥而至,把大队绞军团团围住,一片呐喊格杀声中,绞军非死即伤,余下的全做了俘虏。
与此同时,楚兵潮水般围住南北城门,两头夹攻,冒死攻城,绞国军心民气俱乱,败局已定。绞国国君只得低头请降,从此做了楚国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