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一万多年前,大地上已经有了山川草木和鸟兽虫鱼,但是仍然显得十分寂寞和沉闷。女神女娲来到荒寂的大地上,心中感到非常孤独,她觉得应该给天地之间增添一些更加有生气的东西。
女娲在河边休息的时候,看到了水中自己的美丽影子,便仿照自己的模样,捏出了一个小黄泥人。捏好小泥人后,女娲对着他吹了一口气,便将他放在地上,那小东西就立刻蹦蹦跳跳的呢!
女娲将这个小东西称为“人”。人的身体虽然很小,但因为是女娲仿照自己创造的,所以他与飞鸟和走兽都不相同。他是集天地精华而形成的,是万物的灵长,有管理大地的气概。
女娲看到欢蹦乱跳的小人,对自己的创造非常满意,便更加努力地工作起来。她打水、和泥,又有许许多多的小泥人在她的手中诞生了。他们一落地就围着女娲欢呼、跳跃,然后或单独或成群地离去了。
看到那些离去的人们,女娲的心中充满了惊讶和欣慰。她继续做着自己的事情,因此随时都有活生生的人从她手中来到地上,随时都能听到周围人们的笑声。她再也不感到寂寞和孤独了,因为天地之间已经有了许许多多的人啊!
女娲想让这些机灵可爱的小生灵布满大地,但是大地毕竟太广阔无边了,她捏了很久很久的人,依然没能达到她的期望。已经十分疲劳的女娲,希望想出一个更快更多创造人的办法啊!
又过了很久,女娲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她找来一根柳树枝,把树枝放到水塘中,然后把水塘搅混,使树枝沾满了泥,再拉出树枝用力一甩,泥点便纷纷落到地上,很快就变成了一个个欢蹦乱跳的小人呢!不久,大地上便布满了人类的踪迹。
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蕴含着我们华夏民族对自己创世纪历史的深邃认识和浅近质朴的表述。女娲用“黄土”孕育了我们华夏民族,既浪漫而生动地揭示了女娲始祖孕育华夏民族的历史,也科学反映了华夏民族的发源地来自黄土地,它是古代人们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起源的一种朴素解释和美丽向往。
女娲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华夏民族伟大的母亲。女娲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是史前文明和华夏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它所承载的“造化自然、造福人民、博爱仁慈、自强不息”的思想内涵,已经内化为了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品性,支撑着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源远流长和传承不衰的古老历史。
女娲因为创造了华夏大地上最早的人类,后来被人们尊称为“三皇”之一,受到世世代代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