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初平四年,在袁绍、韩馥谋立皇帝失败以后,他们之间便开始了内部争夺。袁绍利用阴谋手段,逼迫韩馥让出冀州,自称冀州牧,开始在河北拥军称雄。
之后,袁术、袁绍和公孙瓒之间又尔虞我诈,不断争战。收复洛阳、赶走董卓的孙坚,也在袁氏兄弟的争战中当了替死鬼。由于以袁绍为首的军阀连年混战,中原地区呈现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
目睹这一切的曹操感慨万千,决心消灭袁绍等军阀,实现统一中原的愿望。鲍信对曹操说:“现在奸臣乘机出来颠覆皇室,英雄豪杰愤然对抗,而天下响应,是因为大义所在,现在袁绍当盟主,利用权力为己谋私,看来将要发生变乱,另一个董卓就要诞生了。如果我们对抗他,恐怕力不从心;如果跟他同流合污,那又怎么说得过去?不如现在待在黄河以南,静观其变。”曹操深表赞同。
董卓之乱,关东联军争战,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灾难。在张角等农民起义军领袖牺牲后,黄巾军并没有停止斗争。
河北黑山黄巾军首领于毒、白绕、眭固率领十余万人进入东郡,兖州刺史刘岱任命的东郡太守王肱弃城而去。袁绍认为机不可失,正好趁此机会把他的势力伸入兖州,便派曹操镇压黑山黄巾军。
在对待农民起义军的问题上,曹操和袁绍的态度是一致的。另外,他也巴不得利用这一机会摆脱袁绍,谋求自身的发展。于是,他就带兵向东郡进发,很快在濮阳打败了白绕率领的黑山黄巾军。
袁绍为了拉拢曹操,又以盟主的身份上表任命曹操为东郡太守。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中,曹操靠镇压农民起义军取得了自己的第一块地盘。
汉献帝初平四年春,曹操驻军顿丘,黑山黄巾军在于毒的率领下进攻东武阳。为此,诸将都建议曹操回兵自救,可是曹操却下令进攻西山,攻打于毒的营寨。
于毒得知曹操去攻打他的营寨,急忙撤围回救,路上中了曹操的埋伏,被打得大败。接着,曹操又打败了眭固率领的黑山黄巾军,并乘胜在内黄县大破于扶罗的匈奴兵。这样,曹操占领了东郡。
曹操占领东郡并做了太守,远近闻名,很多人才都来投奔他,后来成了曹操身边第一号谋士的荀彧就是这个时候来的。
荀彧乃颍川荀氏,荀子之后。其祖父荀淑知名当世,号为神君。荀淑有八子,号称八龙。荀彧的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绲忌惮宦官,于是让荀彧娶中常侍唐衡的女儿为妻。
荀彧年少时有才名,得以免于别人的讥议。后来南阳名士何颙见到荀彧,大为惊异,说道:“这是王佐之才啊!”
永汉元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董卓专权后,荀彧弃官归乡,对父老乡亲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凌,应该尽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留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彧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等人都在袁绍手下。荀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觉得袁绍这个人最终不能成大事。
初平二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经过一番交谈,曹操心中十分高兴,情不自禁地说:“你真是我的张良啊!”尽管说这话不符合曹操的身份,但表明了他对荀彧的器重。他立刻让荀彧担任奋武司马之职,参与军机大事。
以后曹操征伐在外,军国大事几乎都征求荀彧的意见。当时董卓威凌天下,曹操问计于荀彧,荀彧说:“董卓残暴已经超出常理,一定会因祸乱暴毙,不会有什么作为的。”荀彧又不断推荐荀攸、钟繇、郭嘉等著名谋士加入到曹操集团中来。
同时,曹操又任用有智谋的东郡东阿人程昱为寿张县令。兖州前刺史刘岱曾要任用程昱,他没有答应,曹操请他,他却立即答应了。程昱后来也成了曹操身边的重要谋士。
这时,曹操的武装力量也在壮大。当曹操起兵进入中牟时,中牟人任峻就举郡响应,又招募他的宗族和宾客、家兵数百人归附曹操。曹操任东郡太守后,山阳巨野人李典随叔父李乾带领宾客数千人一起投奔了曹操。
著名勇将、陈留己吾人典韦也在这时投奔夏侯惇,后来成了曹操的亲随校尉。曹操在东郡有了像样的文武兼备的人才和武装力量,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了。
东汉献帝初平三年四月,司徒王允用计,联络董卓的义子吕布,杀掉董卓。董卓的死讯传出,士兵们都高呼万岁,百姓在路上载歌载舞。
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高兴。可是,形势很快又发生了逆转,董卓部将李傕、郭汜又起兵杀死王允,吕布战败后将董卓之头系于马下,率数百骑投奔了南阳袁术。
李傕、郭汜控制了汉献帝后,杀大臣、诛异己、任亲信,天下更加混乱。就在这时,青州黄巾军百万之众,进军到了兖州地界,一举打下了任城,杀掉了任城相郑遂。当青州黄巾军攻到东平时,兖州刺史刘岱准备和黄巾军决一胜负。
济北相鲍信根据黄巾军士气旺盛但无给养的特点,向刘岱提出“以逸待劳”之计,劝刘岱不要急于决战。但刘岱不听,与黄巾军决战,结果被杀,兖州顿时大乱起来。黄巾军乘胜向寿张进兵。
曹操部将陈宫献策说:“现在刘岱已死,州中无主,和朝廷也失去了联系,我打算去说服州中的幕僚们,共同拥戴您当兖州牧,以兖州的基础,收复天下,就可以成就霸业。”
曹操听了暗喜,就点了点头。陈宫赶到兖州,对兖州的别驾、治中从事们说:“今天下分裂而州中无主,曹东郡是治世之才,要是我们推举他出任州牧,一定能使全州安宁,百姓乐业。”
曹操的老朋友济北相鲍信也尽力说服他们。兖州官吏在声势浩大的青州黄巾军的打击面前手足无措,就同意这一意见,把希望寄托在了曹操身上。大家推举鲍信和州吏万潜等人去迎请曹操。
就这样,三十八岁的曹操正式出任兖州牧。兖州包括现在山东省中部和西部、河南东北部一带。这可以说是曹操一生的转折点,他从此掌握了一州的军政大权,成为一方霸主。
曹操出任兖州牧之后,立即整军准备迎战青州黄巾军,此战的胜败关系到曹操是否能够在兖州真正站稳脚跟,因此他非常重视。
青州黄巾军虽然人数众多,号称百万,但实际上真正能够参与作战的将士不超过十万,军中老弱妇孺占了大部分,且军中并没有真正擅长领军的将领,全军上下组织极为松散,缺乏军粮、马匹的稳定供给,军队机动性并不强。
曹操的军队人数虽然不过万余,但都是经过严格军事训练的精兵猛将,队伍作战能力非常强。因此,曹操认为,此战虽说是以少敌多,但未必没有胜算。
曹操和鲍信率领军队迎击青州黄巾军,双方在寿张附近交兵。双方刚一交兵,曹操就发现,黄巾军的战斗力远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想,他们不仅作战勇猛,而且战斗力强,自己所率部众根本难以抵挡。
见硬拼不过,曹操马上下令撤兵。强攻不行,只能智取。曹操认为黄巾军得胜后骄傲轻敌,决定以奇袭的方式取胜。
黄巾军此时正集结在无盐与寿张之间的平原上。为了了解敌情,曹操与鲍信率领部分亲信深入敌军阵地探察。当他们来到汶水岸边时,被敌人发现,青州黄巾军大队人马将曹操等人团团围住。
曹操和鲍信仓皇迎战,由于双方力量悬殊,曹操等人几乎陷入绝境。鲍信率领骑兵浴血奋战,同时命人护送曹操撤退突围。经过艰苦奋战,曹操终于突出重围,而鲍信却为救曹操而战死沙场。
鲍信和曹操是至交好友,曹操悲痛不已。为寻找鲍信的尸首,曹操发出通告,重金悬赏,但始终一无所获。
悲痛之余,曹操只得令人用木头雕刻出鲍信的模样,将其与鲍信的衣物一同下葬,设立衣冠冢,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在鲍信葬礼上,曹操痛哭流涕、慷慨激昂,誓死要为鲍信报仇。
此时,青州黄巾军正沉浸在战斗胜利的喜悦中,防备有所松懈。曹操趁机率兵出击,与敌军展开决战。
曹军群情激昂、誓死为鲍信报仇,作战均十分勇猛,而青州黄巾军完全没想到曹军会在此时突袭,仓皇应战,渐渐抵挡不住曹军的进攻。曹操乘势带领骑兵发动突袭,终于大破青州黄巾军。
攻破黄巾军后,曹操并未乘胜追击。在曹操看来,黄巾军之所以走上反叛道路,皆是因为不堪忍受朝廷暴政和贫苦生活,不忍对这些人赶尽杀绝。
况且,青州黄巾军战斗力惊人,若是能够将他们收归己用,必定如虎添翼。曹操思索良久,最终决定对青州黄巾军采取镇压和安抚相结合的策略。
随后,曹操向青州黄巾军发出了招降书,不想却遭到了拒绝。曹操非常失望,果断采取军事行动继续对黄巾军施压,以使其妥协。
可是,青州黄巾军并没有妥协,也给曹操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在做济南国相时曾经毁坏神坛,这种做法和中黄太一的做法相同。看来你似乎知晓中黄太一之道,为什么现在还如此执迷不悟呢?如今汉室将尽,黄天当立。新的天子将要降临,这不是你的能力所能够阻止的。弃暗投明才是顺应天道的行为。”
黄巾军信奉的是太平道,是黄老道学的支派。中黄太一就是黄巾军信奉的天神。黄巾军对其他鬼神之寺一概毁掉,曹操在济南相任上也曾经摧毁过鬼神寺庙,因此,黄巾军认为曹操的做法在某些方面与黄巾军是相同的,希望曹操不要再为汉家朝廷效命,而是向黄巾军投降。
曹操接到信后勃然大怒,心中暗骂,自己乃堂堂汉室臣子,岂能投靠黄巾军?他虽然愤怒,但依然希望能够收编这支黄巾军来扩充自己的实力。
于是,曹操再次向青州黄巾军发动了猛烈进攻。黄巾军抵挡不住曹操的进攻,节节败退。当黄巾军退到济北,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济南以南时,已经是寒冷的冬天。
由于衣食难以供应,黄巾军战士和老幼妇孺饥寒交迫。打探到青州黄巾军状况堪忧,曹操趁机再次向其招降。最终,黄巾军数十万人全部投降曹操。
招降黄巾军之后,曹操既往不咎,不加害任何一人,并将老弱妇孺以及缺乏战斗能力的人全部安排到后方从事生产劳动,挑选精壮者五六万人编成了“青州军”。
这样,曹操的军事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增强,他终于拥有了一支足以与众割据力量相抗衡的武装力量。
和其他地主武装单纯以武力大量残杀农民起义军不同,曹操采用软硬兼施的政策,镇压与诱降相结合,将其收为己用,最后达到壮大自己的目的,这就是曹操的高明之处。
在此期间,鲍信的部下于禁以及声名远播的名士豪杰吕虔、满宠以及毛玠等人相继投靠到曹操帐下,成了曹操身边重要的将领或谋臣。
谋士毛玠在投靠曹操后,便向他提出建议说:“天下分崩离析,皇帝西迁到长安,百姓不能生产,饥饿流离,一刻也得不到安宁,必然难以长久。而现在袁绍、刘表虽然士民众多,看起来势力强大,但却不是能够做长远打算、树立牢靠基础的人。自古以来,用兵首先讲求师出有名,其次则依靠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为支撑,只有满足这两个条件,才有可能建立稳固根基,谋求长远发展。因此,我军首先应当奉迎天子以令不守臣节的诸侯,其次要注重勘修耕织以储备军队需要的军粮,这样霸业才可能成功。”
曹操非常同意毛玠的建议,立即派遣使者到长安向汉献帝表示忠诚,这也是曹操以后“挟天子以令诸侯”思想的最初来源。
然而,曹操的示好并没有得到朝廷的重视和信任,汉献帝对曹操兖州牧的地位并不予以正式承认,并且专门派了一个名叫金尚的人来出任兖州刺史。
州牧与刺史的区别在于,刺史只负责郡县监察工作,而没有军权和治民权,州牧则具有领兵治民的职权。实际上刺史与州牧是同一官职,朝廷任命金尚为兖州刺史,显然是要金尚从曹操手中将兖州“抢”过来。
曹操知道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他绝不可能将自己千方百计得到的地盘拱手让给别人。这个朝廷委派的官员金尚还未进入兖州就遭到曹操的驱逐,无奈之下,他只得投奔了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