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武家一跃成了新朝的显贵后,同时,还成了并州文水老家街头巷尾人们议论的话题。武士彟是个能干事业的人,他勤于王事,公而忘私。就在原配妻子相里氏病危时,他正在跟随李渊在并州视察,虽然离家也只是半天的路程,但是他也仍然没有回家看望,他忠诚地守护着皇上。后来,这件事情被皇上得知后,感慨不已。于是,他特地诏表武士彟,提拔他为三品工部尚书,封为应国公。
不仅如此,唐高祖还在操心武士彟的婚事。于是,他打算为武士彟娶一位有贵族血统的老婆,以此来提高武家的社会地位。唐高祖翻阅了《氏族志》,并向周围的皇亲国戚询问商议,后来,经过了再三的斟酌之后,选中了前隋朝皇族的宗室即曾经担任过宰相的杨达的女儿。
在隋朝灭亡后,杨达就已经过世了,杨姓的社会地位也大不如从前,但毕竟还是位列《氏族志》前几名,乃天下名门、血统高贵,也正是寒门新贵期待的择偶对象。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此时的杨氏已经年过四十了,不再是个二十岁左右的黄花闺女了。唐高祖想到这里便召见了武士彟,将杨氏的情况给他介绍了一番。武士彟听到皇帝为了自己的事情,竟然是如此的费心,十分感动。于是,他连忙跪地磕头谢恩。
那是在武德三年,也就是公元620年,由唐高祖亲自做媒,李世民的同母妹妹桂阳公主主婚,四十四岁的武士彟和杨氏结了婚,结婚费用也全部是由国库来支付的。
通过这场婚姻,武家血统和社会地位焕然一新,身上的穷酸味和商人的铜臭味也淡化了许多。从此,武家完成了从富有到高贵的重大人生飞跃。婚后的杨氏是十分幸福的,两人的性情和脾气都较为契合,因此也使得两个人的感情特别好。
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封武士彟为工部尚书,并赏赐他八百户。不久,李渊又封武士彟为应国公。武士彟双喜临门,杨氏又为他添了一女。又过了两年,杨氏再有身孕,杨氏希望自己能够生个男孩,将来也有个依靠。武士彟也希望有个男孩,可以继承自己的爵位。夫妻两个人都诚心诚意地为添个男丁而祈祷。
可是,谁知当杨氏经历了剧烈疼痛之后,却听到了一阵连自己都感到诧异的咯咯的笑声。她细寻声源,竟然是自己所生下的女婴发出的。武士彟也感到大为惊奇,他觉得这个女儿必然会是与众不同的,不管是福是祸总归是投在了我武家门下,这是上天给的缘分,不能不遵从。
丫鬟们忙着给武士彟道喜,说夫人生了个喜气的漂亮女儿。当武士彟接过这个笑着的女孩,心里不禁感叹:这个孩子可真是不一般哪!她真是个美人坯子呀!
这时,武士彟看出杨夫人的失望之情,便宽慰她说,这是上天给我们的厚礼。你看她多漂亮啊!将来一定会是个大富大贵之人,这个女儿我很喜欢。杨夫人也是个知书达理之人,听到老爷这样说也颇感欣慰了一些。后来,夫妻二人又给她了个小名叫“二囡”。
在二囡出生几个月后,武士彟就被调到了扬州做官。由于孩子还小行动起来不方便,于是他便没带家眷去赴任,而是将杨氏母女留在了长安,住在平康坊府邸。四年后,武士彟才将母女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就在武士彟刚刚上任扬州时,长安城内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个事件就是“玄武门之变”。太原起兵本是李世民的谋略,李渊曾答应他在事成之后立他为太子。
但是,李渊建立了唐朝后,便立了李建成为太子。天下平定之后,李世民功名日盛,李建成随即联合李元吉共同来排挤李世民。此外,李渊的优柔寡断也使朝中政令相互冲突,从而也加速了诸子的兵戎相见。
武德九年,也就是公元626年,李渊退位称太上皇,禅位于李世民。李世民登基为帝,称为唐太宗,第二年改元贞观。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即位后当然希望自己的政权能够巩固。因此,他特别重视前朝元老的态度。为了探明前朝旧臣的态度,李世民将李渊派到外地的旧臣全部进行召回,武士彟也在召回之列。
武士彟的大智若愚得到了李世民的信任,李世民将他派往四川广元做都督,还兼职处理广元的军政要务。这可是个既有权又有名的高等职位,这也使得武士彟对李氏王朝更加感恩图报了。
随着二囡逐渐长大,武士彟便教她学习各种技艺,令他感到十分欣慰的是二囡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是,她却与其他女孩子有些不同,她不仅精通于琴棋书画,还十分喜欢骑射和追问天下大事。武士彟觉得这个女儿很有从政的天赋,可惜她却是个女儿身,是不可能涉足政坛的。
武士彟原本就是一个武官,因此,他也不反对女儿骑马驾车,这也就使得二囡从小便养成了好胜和任性的个性。由于父母的悉心培养,她的才艺进步神速,诗词歌赋、书法马术没有一样是不出色的。
二囡天资聪颖,好奇心重,什么事都喜欢刨根问底。因此,她总是缠着父亲给她讲跟随唐公南征北战的事,尤其是对朝中和宫中的事情颇感兴趣。当父亲说累了时,二囡就会端来水给父亲喝,等父亲休息好了再接着让父亲给她讲。后来,从武士彟的讲述中,她知道了李世民,并且对李世民的胆识和才华深感敬佩。
二囡曾经对父亲说过,做人当做这样的人。父亲一方面为女儿有这样的见地而感到高兴,一方面又为她小小年纪就有如此的雄心感到担忧。事实上,不管是她后来在辅佐唐高宗期间,还是在自己在位之时,她都以唐太宗为楷模来要求自己。
在武士彟下葬之后,杨氏母女的命运陡然直转。没有了武士彟的庇护,杨氏只好带着孩子们回到了并州文水老家生活。但是,在这时,身为武家后人的武元爽和武元庆等人又开始合力排挤杨氏母女。
没有办法,杨氏只好带着孩子们来到了长安,投奔自己的娘家人。宫中的杨妃知道姑姑在外面受苦受难,心里也十分不好受,于是便伸出了援手。紧接着,杨氏带着女儿们,由堂兄和侄女安排在长安住了下来。一直到二囡被选入宫中为止,她们一家都是在接济之下生活着。
自古以来美丽就是女人改变命运的重要资本,当杨氏看着女儿美丽漂亮的脸庞时,也不禁开始动起了重振家业的念头。自从她有了这个念头之后,整个杨氏家族就开始行动起来了。
当时,在杨氏一族中有几个姑娘都已经当上了唐太宗的妃嫔,鉴于拥有这样的优势,这些人便开始在宫里宣传起二囡的美貌来。这样一来二去,当然就传到了唐太宗的耳朵里。于是,唐太宗就决定征召二囡进宫当才人。那可真是:武家有女初长成,一朝选在君王侧。
由于家庭的变故,让年纪尚小的二囡初次体会到了世间的现实和世态的炎凉。她不想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之下,但是,此时的她也没有能力去改变这样的命运,她为此也在苦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