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对朝中之事是格外热衷的,后来,经过唐太宗一段时期的观察,他发觉武媚娘是个争强好胜的女子,如果她是个男人的话,或许他们会是很好的一对君臣。但是,现在作为自己的女人,唐太宗还是摇了摇头。他觉得,这样的女子一旦得了势,必定会搅乱宫廷的。
武媚娘本身就是一个极有眼光和谋略的人,她说出的话自然就会与唐太宗接触过的其他女子有所不同。有时,娇小、妩媚的武媚娘竟然能够站在一个统治者的高度,分析出事情的态势和利弊。这作为一个女子来说,是多么的不简单啊!
自从狮子骢事件后,唐太宗便很少再去亲近武媚娘了。因为,唐太宗实在是不喜欢她的性格。她在唐太宗的眼里太过强悍了,同时,也太过于智慧了。武媚娘在十四岁时就进了宫,到了二十二岁还是个才人。由此可见,唐太宗是多么的不喜欢她。
其实,在唐太宗一生中,最敬重的女人就是长孙皇后,他对长孙皇后的爱是刻骨铭心的。长孙皇后从小就知书达理,在十三岁时就嫁给了李世民,并且与他同甘苦度过他们最为青涩的年龄,一路陪伴李世民由秦王做到了皇上。
长孙皇后是李世民的贤内助,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之前,长孙皇后为李世民在唐宫中建立起了偌大一张关系网。这也是后来玄武门之变爆发后,没有引发大规模骚动的原因之一。
此外,长孙皇后还能够帮李世民在宫中安插耳目,因此知道了一些他人无法获悉的情报。当玄武门之变爆发时,这位大智大勇的皇后便亲自在自己的家中安排护院,从而免去了李世民的后顾之忧。
士兵们在平日里受到了两位主子的爱护,深感报效的时刻已经到来,并且在长孙皇后的激励下,将士们个个都是斗志昂扬。有了长孙皇后,李世民的后院就相当于安了一道保险阀,可以让他没有后顾之忧地去打仗。可是,这位贤德的皇后在三十六岁时就撒手人寰了。就在长孙皇后病入膏肓时,她对唐太宗说不要重用外戚,因为自古由于外戚干政,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此外,长孙皇后还对唐太宗说道:“我死之后,千万不要厚葬。我活着时,作为一个女人,无益于天下;死了,怎么能够让国家浪费资财在我的葬礼上呢!”长孙皇后是一个多么简朴又识大体的皇后典范呀!
其实,长孙皇后并不是真的对政治漠不关心,她对政治深谙其道,所作所为也是极其到位,并且还十分有分寸。所以当她闭上眼睛时,唐太宗简直是悲痛欲绝,说道:“我在内宫失去了一位好帮手啊!”此后,唐太宗再也没有立过皇后。由此可见,长孙皇后在唐太宗心中的位置是无人能及的。
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还特地在宫内建造了一座塔,登塔瞭望,便可以看到皇后所葬之地昭陵。唐太宗想用这种方式,来寄托他对长孙皇后的哀思。
徐惠也是个较为贤惠的女人,她是个才女,身上也有着大家闺秀的书卷气。当她看到唐太宗因为大唐的国势蒸蒸日上而有些飘飘然时,便对太宗说道:“皇上您一定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啊!得志、失志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要像当初一样用谨慎、减少过错来增加自己的功德,要不断地吸收经验教训来避免一些闪失的出现。”这样的话一说出来,唐太宗立即注意起她来,因为他觉得徐惠太像长孙皇后了。
此时,唐太宗也需要一个可以在他背后给他一些意见的女人。于是,他渐渐对徐惠产生了喜爱,并且对她的喜爱远远超过了武媚娘。
不久之后,徐惠就被封为了婕妤,连升了两级。此后,唐太宗经常会与婕妤讨论一些国家大事。其实,如果换作武媚娘,同样也会与唐太宗讨论国家大事。可是,唐太宗实行的是德政,与武媚娘的凶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武媚娘再也没有机会与唐太宗共论国事了。
后来,徐婕妤又荣升为充容,这也就进入了嫔的行列。武媚娘有些羡慕,但是也没有办法,唐太宗不喜欢她。所以,武媚娘只好继续当才人。每当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武媚娘也会想起当初进宫时,母亲哭着送她的情形。现在想想母亲所说的话是对的,大半个青春都过去了,自己却没有任何起色,到现在还是个才人。杨氏家族指望着她能够复兴家业,谁知自己却是这样的不争气,这么些年连个婕妤都没有当上。
想当初,徐惠和自己同为才人,自己的才华又不比她差,凭什么会是如此的落寞呢?此时,在武媚娘的心中充满了不甘和愤恨。她责怪命运的不公平,责怪皇室的深宅大院,同时也在责怪唐太宗的有眼无珠。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对一个女人来说是何等的宝贵啊?难道自己要一直这样荒废青春吗?武媚娘为自己的命运暗自慨叹着。
然而,事情并没有因为武媚娘的落寞而停止,更不幸的命运还在等着她呢!到了贞观末年,宫内外开始流传起“女主武王”的说法。武媚娘听到这个传闻后,简直是被吓坏了。从此,她便提心吊胆地在宫中生活着,真怕哪一天唐太宗会因为此事而迁怒于她。
当唐太宗知道了这件事情时,就秘密地找来了袁天罡的徒弟李淳风来问话。李淳风来到唐太宗的面前煞有介事地说:“臣夜观天象,发现太白经天,这说明有女子要执掌大唐的朝政啊!”
紧接着,李淳风又神秘地说道:“我仔细地推算了一下,结果发现这个女子已经在皇帝您的宫中了。用不了三十年,她就会接替您的位置,执掌大唐江山,而且还会诛杀您的子孙。但是,到最后她还是会把江山还给李氏的。”
唐太宗一听十分震撼,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怎么可以落到旁人手里,而且还是个女人。于是,他便将与“武”字沾边的人都召集来,让李淳风进行辨认。可是,李淳风却对唐太宗说:“此是天机,不可泄露。况且王者是不可杀的。”唐太宗听后又垂头丧气地将包括武媚娘在内的一群人给解散了,武媚娘提到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正在这时,事也凑巧,玄武门前一名叫李君羡的守将撞在了枪口上。玄武门是长安城的正北门,这个门相当的重要。李君羡的官职是左武卫将军,爵位是武连郡公,又是洺州武安人,与“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但是,也就是这个与“武”字的缘害了他。
有一天,唐太宗在宫内大摆筵席款待守城的武将,李君羡也在被邀请的行列。这时,唐太宗忽然想出了一个取乐的点子,就是要武将们自报小名,结果本来压抑的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将士们七嘴八舌地便说开了。
当唐太宗问道李君羡时,李君羡脱口而出:“我叫五娘子。”大家听后哄堂大笑。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这个名都想得出来,男人叫女人的名,真是太好笑了。此时,谁也没有注意到唐太宗脸上的笑容骤然凝结了,眼里渐渐露出了凶光,使他不由得联想到了“女主武王”的传闻。本来以为会是个名副其实的女子,所以把侦查重点都落在了女人的身上。原来,是你小子啊!没过多久,李君羡就被唐太宗杀了。李君羡一死,唐太宗和武媚娘都松了一口气。
其实,武媚娘在唐太宗时期的生活是不如意的,她在宫中经历了惊涛骇浪。宫廷争斗以及朝中的变故,是她不能够忽视的。这个时候的她或许已经萌生了改变命运的想法,因为她已经厌倦了这种万事不由己的生活。武媚娘希望生活能够有些转机,而这个转机在不久后便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