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挑唆
何凤芝让厨房炖了一碗人参鸡汤,和田赛娥一起去鹿鸣院探望江云冀。
院里的守卫已经撤了,江云冀躺在床上静养,见何凤芝来,强撑起半个身子。
“二姨娘,三姨娘,你们怎么来了?”
何凤芝连忙走到床边,替他垫起两个枕头让他靠着。
“躺好别乱动,夜里发生的事我们都听说了,知道你受了伤,特地让厨房用上好的人参给你炖了碗鸡汤,这汤最补人了。”
田赛娥脸上堆着笑,从食盒里端出鸡汤,递到江云冀面前。
“我才喝了药,没有胃口,先放一旁吧。”
田赛娥看了一眼何凤芝,何凤芝点了点头,田赛娥才转头将碗放在了桌子上,两人的眼神交流被江云冀看在眼里。
“云冀,夫人对你是有些过分严苛了,让人去寻你还把你给打伤了,不就是一个妓子怀了孕吗,又不是天塌下来了。”
何凤芝脸上的笑依旧慈爱,可昨晚沈兰心和江云冀说了那些掏心窝子的话后,江云冀再看何凤芝就觉得她像是戴着面具。
“二姨娘觉得这是件小事?”
“当然是小事,你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你父亲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娶妻生子了。你不过是犯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而已。”
江云冀记得,之前江云州看上何凤芝身边的一个丫鬟,想要纳她为妾,何凤芝极力阻挠,还瞒着江云州把那个丫鬟发卖了。
他虽然纨绔,但也知道令一个妓子怀孕这事不光彩,会让整个侯府蒙羞。所以就算他知道秦桑雨怀孕,也没动过把她接回侯府的念头。
江云冀抬头看向何凤芝,眼中藏着晦暗不明的情绪。
“那二姨娘觉得,我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江云冀这一问,正中何凤芝下怀。
“那女子肚子里怀的可是你的孩子,咱们不能让侯府的血脉流落在外啊,虽然她的身份上不得台面,但留在府中做个侍妾也不是不行的。 ”
田赛娥也很有默契地附和道:“是啊,只要你喜欢,没什么不可以的,将来你才是这个家的主人,你要学会自己做主才是。”
以前,江云冀觉得二姨娘和三姨娘比他亲娘疼爱他,什么事都顺着他,可现在这话听着倒是像挑唆他和母亲之间的关系。
何凤芝继续游说:“你不日便要承袭爵位,江氏一族将来可就全仰仗你了,你有了子嗣,族中长辈才会觉得你成熟稳重。”
“哦?是这样吗?”江云冀拉长疑问的音调“可我怎么记得祖训清清楚楚写着江氏子孙不得迎妓子入门,有违祖训者会被从族谱中削去名字。”
“说是这么说,反正这件事只有家中几人知晓,族中长老又没见过那女子,替那女子赎了身,入了良籍,瞒住那女子的身份不就好了吗?”
听到这里,江云冀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问了。
“二姨娘,你同我说这些,当真是为我好吗?为什么从小到大我与云州犯了错,你对我们的态度截然不同呢?你常在我面前说我母亲不疼惜我,可我是她的亲生儿子,我与她反目,对她来说有什么好处呢?”
何凤芝被江云冀问得不知如何作答,只能用咳嗽掩饰情绪。
田赛娥适时地出来缓解气氛:“瞧你这孩子,把话说到哪儿去了。你二姨娘也是怕你母亲拆散了你与那姑娘的缘分。”
“她是我母亲,我的婚姻大事本就应该由她做主。”没等她说完,江云冀便打断了她。
但回想起母亲说过,不要与她们撕破脸,江云冀又硬生生地将不悦与不满从脸上抹去。
“这件事既已惊动母亲,便由不得我做主了,大夫叮嘱我需卧床静养,二位请回吧。”
何凤芝与田赛娥面面相觑,只能先退出了房间。
“不对啊,这小子怎么突然不买我们的账了?”
何凤芝只是笑笑:“正常,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想必夫人在他面前费了不少口舌,可那又怎么样呢?她们之间终归是有裂痕的,”
见田赛娥似乎没有听明白,何凤芝又说道:“眼下云冀不愿意听这些话,我们说得多了反倒成了恶人了,她们娘两之间的矛盾,自然有人会去挑起。我们只要等着看戏便好了。”
裴少卿足足花了五千两银子,才将秦桑雨的卖身契和户籍一并赎回交到沈兰心手中。
裴少卿说那抱月楼的老鸨子有意杀价,这五千两银子属实花的冤枉。
沈兰心将这两样东西小心收好,道:“不冤枉,花五千两银子给江云冀上一课,还是很值得的。”
江云冀还在为方才何凤芝和田赛娥的话耿耿于怀,看见崔嬷嬷推门进来,脸色才稍微缓和。
“那日被夫人那么一打,我怕是要折寿好几年。”
江云冀是真心心疼这个乳母,听她这么说,也顾不上自身疼痛,从床上爬起来将何凤芝送来的那碗人参鸡汤端给她喝。
“阿母受苦了,这人参鸡汤可以补身,阿母快趁热喝了。”
崔嬷嬷接过鸡汤,几口便灌下了肚,还呷了呷嘴回味。
“昨夜发生的事我听说了,不管怎么说那都是你的骨肉,你可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折在夫人手上啊!”
江云冀反复斟酌,最后还是咬着牙向崔嬷嬷说出了实情。
“阿母,那贱人肚子里的孩子不是我的!母亲请了张太医来为我诊治,张太医说我伤了本元,根本不可能使女子怀孕。”
“怎么可能?你才几岁,怎么可能患有这种毛病。”崔嬷嬷表示不相信。
江云冀满脸沮丧:“千真万确,张太医说的症状,我一一都能对应上,我力不从心,盗汗多梦,就连夜里解手都时常弄湿鞋面,我废了……”
“你白天要读书又要练武,劳累过度,有这些症状很正常,成年男子都会有的。”
江云冀一听,顿时振作起来:“阿母此话当真?可张太医医术精湛,他是不会诊错的。”
崔嬷嬷的表情讳莫如深:“症状可以相似,病情则可以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