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章 石坪村困境
姜大山眉头皱得更紧,一脸为难:“斯年,不是爷爷拦着不让你回门。而是村里的规矩,嫁进来的头一天不让回门,你要是不信,大可以去村里问问。”
傅斯年一下子愣住了,脱口而出:“这规矩不是针对女人吗?向来是女人嫁进婆家,才讲究三日回门的礼数,可我……我是个男人啊!”
姜大山两眼一瞪,理直气壮:“那咋了?在咱们老姜家男女一视同仁!”
傅斯年:“……”
总觉得哪里不对劲,他张了张口,还想再争取一下。
姜大山看穿了他的心思,生怕他一会旧事重提,眼珠子转了转:“别愣着了,快把扫帚还回去,我回家做饭。”
傅斯年接过姜大山手中的扫帚,客气地说:“你等等我,我一会和你一起回家做饭。”
姜大山一听,紧跟着开口,话里带着明显的嫌弃:“得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没那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家里灶房也上了年头,禁不起你这么折腾!”
知道多说无用,傅斯年顺从地应声:“爷爷,那你回家慢点,我去送扫帚。”
姜大山摆了摆手,没再多说,转身就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他算是看出来了,表面上傅斯年入赘姜家,实则,心里还一直惦记着想要重回傅家。
哼!
既然进了姜家大门,就没有再回去的道理。
他一定要给俩人创造机会,时间久了,他就不信傅斯年对婉婉不动心!
傅斯年刚把扫帚放回原位,就看到姜婉和东子一前一后地从养猪场出来。
“婉婉姐你懂得可真多,多亏了你想出来这个降温的主意,猪的情况改善不少。”东子黝黑的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崇拜。
一旁的傅斯年疑惑地问:“怎么解决的?”
东子立刻兴奋地比划解释:“婉婉姐把水洒在猪身上,反复冲洗猪的耳根、腹股沟位置,又在地面上洒了一层水,猪就开始吃食了。”
傅斯年点了点头,用水物理降温倒是个直接的好法子,不过天气越来越热,只怕这法子也用不了多久。
“行了,先不说了,忙了一上午,先回去吃饭。”姜婉打断话头,招呼着大家回家。
烈日当空,连风都是烫的,没走两步,衣裳后背被汗水浸湿,紧紧地贴在背上。
姜婉看着这阵势,心里沉甸甸的。
盛夏才刚刚开始,养猪场的猪因耐不住热而患病,一旦这些猪因生病无法出栏,到那时石坪村就是整个向阳大队的罪人!
前几年养猪没出过意外,她想当然的以为一切都会顺顺利利。
是她没有思虑周全,想问题太过片面,这才导致石坪村出现现在的症状。
傅斯年看着她眉头紧锁,忍不住询问:“情况已经得到改善,为什么你还是一副心事重重?”
“我……”姜婉嘴巴动了动,话到嘴边拐了个弯:“我没事,不用担心我。”
算了,说出来不过是多一个人烦恼罢了,他也帮不上什么。
傅斯年眉头微不可见的皱了一下,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做声。
推开院门,一股香味扑面而来。
“洗洗手快吃饭,我做了疙瘩汤。”
刚出锅的疙瘩汤冒着腾腾热气,表面飘着一层薄薄的油花,舀一勺送进嘴里,面疙瘩混合着焦黄的油渣,唇齿留香。
吃完饭,傅斯年主动去刷碗。
姜大山没和他客气,他收拾个碗筷还是可以的。
“婉婉,你上午在养猪场忙个不停,趁现在还没上工,快去屋里歇会。”姜大山脸上是毫不遮掩的心疼。
姜婉刚站起来,院门被人撞开,下一秒,东子满头大汗气喘吁吁跑进来。
“婉,婉婉姐……大,大事不好了,养猪场里的猪都生病了!”
姜婉音量陡然提高,“你说什么?”
东子喘着粗气,“是真的,你走之前,九号隔间里的猪开始进食,我们都以为情况改善。可就在刚才,1号2号的母猪也出现上午的情况,没办法了,我只好……”
不等东子说完,姜婉已经等不及朝养猪场跑去。
姜大山暗骂一声:坏了……
顾不上把鞋跟提上,踩着就往前跑。
傅斯年看他们都这么着急,怕出事,锁好门跟了上去。
正值晌午,消息传到王村长耳朵里,他放下碗就往外冲,两条腿跑得几乎打了结,布鞋掉了都顾不上穿。
好奇的村民们也跟在后面,想去养殖场一探究竟。
“到底什么情况?中午走之前不是说9号隔间里的猪情况改善了吗?”王村长把手里攥着的鞋穿上,抬腿就进了隔间里。
为了更好区分养猪场的猪,每个隔间上面都用红笔标着数字。
1号栏和2号栏是两只下完崽的母猪,上午还欢实的母猪此时瘫在地上,呼吸又急又浅,肚皮剧烈起伏着,鼻孔张得老大,喷出的气都是滚烫的。
“婉婉,是和9号栏的猪一样的病症吗?”
姜婉面色沉重的点头。
如果这两只怀孕的母猪出事,不止是一笔经济损失,更是多条生命的逝世。
身为养殖户,这样的情况是她们最不愿意看到的。
村民们听闻此话,顿时炸开了锅,一个个都嚷嚷起来。
“猪生病了?眼看着就要出栏,这个时候生病还能卖上好价钱吗?”
“我媳妇怀孕肚疼,我就等着卖猪后分点钱带媳妇去镇上看病呢!”
“这么多猪全都生病了,咋向队里交代啊?”
养猪场的猪属于集体财产,出了事情是要被公社追究责任的,轻则召开社员批判大会,重则挂牌游村,扣发全家三个月的口粮。
想到队里的惩罚制度,村民们脸色凝重,眼底透着不安。
今年大旱,年景不好,要是再被扣三个月的口粮,这不是逼他们去死吗?
姜婉向前一步,抬了抬手示意村民们安静。
“乡亲们,猪得的是热病,只要我们及时给它们挑水降温,这些病情都能有效的控制。”
村民们反驳,“养猪场里少说也有二十头猪,这么热的天我们来回挑水,只怕猪没降温,我们先中暑晕倒!”
“这可咋办?病猪卖不上价,天气大旱,水位线一天比一天低。咱们就指着村里的两口井吃水,要是用来救猪,咱们吃水是不是就不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