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是她的功劳,谁也抢不走
待客的花厅在外院。
崔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林窈会忽然出现。
余光瞥见柳婧雪好奇打量林窈的目光,崔氏再也坐不住。
倏然起身,上前挡住贵客投向林窈的视线。
“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今日府上有贵客,还不快回内院去——”
救县主的功劳,可不能被林窈这小妮子给抢去了!
情急之下,崔氏语气难免带上不快,忘了继续扮演慈爱的姨母。
这番催促,落在心境不同以往的林窈耳中,倒也不意外。
扫了一眼屋内几人,心下了然。
趁崔氏不备,闪身绕过她,冲着柳婧雪深深一拜。
再抬头,眼眶通红,带着几分哀求,“臣女林窈,见过县主、长公主。”
“是臣女自不量力,那日擅自入湖搭救。若县主有任何闪失,皆是臣女无能之过,请县主、长公主,切莫责怪姨母!”
一番言辞恳切的请罪,让在场几人皆是一愣。
端坐着的长公主最先回过神,若有所思的眼神在崔氏和林窈身上打了个转。
笑着打破屋内凝滞的气氛,“林娘子只怕是误会了,今日本宫同雪儿来,并非是问罪。恰恰相反,是为报恩。”
柳婧雪附和颔首,一把将林窈扶了起来。
不同免礼崔氏时的客套,握着林窈胳膊的手一直没有松开。
四目相对,那日被救时残缺的记忆浮现。
“是你,是你!”柳婧雪喜笑颜开,扭头对母亲笃定道:“娘亲,那日就是这位娘子救了我!”
“原本记不大清了,亲眼见过,雪儿又想起来了!”
完了,崔氏心里咯噔一声。
眼看着要到手的好处,竟被林窈这个死丫头抢走了!
倘若县主没记起来,她还能再转圜一二。
现下,总不能反驳县主,说她记错了,何况林窈这个正主也在场。
长公主也没给崔氏任何扭转局势的机会。
和颜悦色地冲林窈招了招手,让人到跟前说话,“好孩子,当真多亏了你,否则本宫这傻丫头还不知如何。”
忆起林窈适才所言,又问道:“你姓林,又称崔夫人为姨母,可是崔夫人娘家亲戚?”
林窈慢了片刻才点头,眼里一片茫然,似乎完全未预料到眼下的局面。
只老老实实答道:“家母是姨...崔夫人的姐姐,家父任职青州知府。”
眼尾还未散去的红意,和她言语透露出的憨直,显得她更加纯良无辜。
“去岁母亲病逝,临终前一直挂念在京的妹妹。待孝期毕,臣女便只身上京探亲,正好赶上姨母寿诞......”
提及病逝的母亲,林窈的语气不禁更为低落。
引得长公主也叹了口气,伸手牵住林窈的手,拍了拍。
“竟还有此前情,是个可怜的。崔夫人同你母亲姐妹情深,在京多留些日子,散散心也好。”
柳婧雪闻言挽住林窈另一只胳膊,亲近之意溢于言表。
“娘亲说得对,京城好玩儿的可多了!你是本县主的救命恩人,本县主保管带你好好散心!”
于柳婧雪而言,除了救命之恩,从偏远青州而来的林窈,本身就带着让她好奇的新鲜感。
眼珠子一转,“择日不如撞日,要不林娘子你今日就同我回公主府吧!”
此话一出,不待林窈答复,崔氏便急不可耐地打断,“不行!”
察觉到柳婧雪不快的眼神后,崔氏又讪笑着找补,“窈娘得县主垂青,是她的荣幸,只是大夫说,她身子尚未痊愈,还需静养。”
面上一套说辞,心里却打起了新的算盘。
虽然不能让澈儿领受救县主之恩,可有了林窈这个桥梁,让澈儿和县主结识便不是难事。
朝夕相处,凭她家澈儿一表人才,俘获县主芳心,还不是手到擒来。
“崔夫人所言不错,雪儿不可任性。”长公主将柳婧雪唤回身边,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尖。
“林小娘子身体欠佳,定是救你所致,怎可让人家强撑着身子陪你胡闹?”
听了母亲的话,柳婧雪见林窈面色确实还苍白,勉强同意了。
“那好吧......林娘子,你病养好了,记得来找我,派个下人传话便是,本县主不在相府就在公主府。”
从柳婧雪一时兴起到崔氏阻拦,林窈都没有表态。
此时落定,才对着柳婧雪浅笑颔首,“是,臣女记住了。”
没有过分热络巴结,也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份怯懦惶恐,仿佛只是同龄闺秀再寻常不过的邀约。
自然的态度让柳婧雪觉得和她相处还算舒服。
长公主却因此,多看了林窈一眼,笑着让下人将长长的谢礼礼单递给了她。
“这些东西,聊表谢意,林小娘子可别推辞。”
崔氏在旁窥见一两样谢礼,已是眼热不已。
却一反常态,代林窈推拒了起来,“这太客气了,救人一命生造七级浮屠,何况县主金尊玉贵,窈娘能施以援手,是她有幸——”
“臣女谢过长公主、县主施赠。”
面对谢礼,林窈却不再沉默,双手接过礼单,向母女二人欠身一拜。
崔氏本就强撑的假笑僵在脸上,长公主看向林窈却更为满意。
除了原定的谢礼,还让下人给了林窈一块玉牌。
“日后林小娘子若有所需,便携此玉牌来公主府坐坐。”
林窈一并接过再谢恩。
拿到细腻温润的公主府玉牌,她便知道,自己料想的没错。
长公主母女,确实比她猜想的,更好相处。
可这不代表,她们今日前来,当真只是为了报恩。
一如崔氏代她拒绝谢礼,并非不贪财,而是所图更重,多半打起了县主的主意。
想要不收重礼,抬高自己的身份罢了。
而长公主一口气替县主送来如此重礼,和纪云澈赠她百金一个原因。
一礼还一恩,不愿让县主因这份恩情,和奉国公府牵涉太深。
若非林窈是女儿身,又出身不高,只是暂居国公府。
长公主未必愿意她同县主多来往。
这枚玉牌,便是长公主对林窈识时务的奖赏。
无论崔氏再如何咬牙,月湖一事,也如此收尾了。
为接近县主,林窈还派的上用场,她连重话也对林窈说不得。
尴尬地给自己打圆场,“这孩子自青州长大,粗野惯了,长公主见谅。”
正想着,如何再向未来亲家儿媳展现一番国公府的底蕴。
花厅外,纪云澈面色不愉,迈步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