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下的更急了!
林千寒扛着‘忠义无双’在街道之上行走,招摇过市!
前身初到北荒国,便被北荒国皇子抽了二十马鞭,每日都要牧马牧羊,却只能吃别人吃剩下的骨头上残存的肉。冬天,北荒国牧民穿的是皮衣,而他只有一件破棉袄,好几次,都差点冻死在雪夜之下!
吃了这么多苦,好不容易活着回到圣京,还被这般对待,前身性格软弱,都忍了下来!
但自己可不是前身!
一丈夫兮一丈夫,千生气志是良图!
你们不是嫌前身大字不识一个,当太子丢人嘛!
你们不是要脸嘛!
老子今天非要将你们干的那点破事昭告天下!
“嗯!此人莫非是疯了不成?下这么大的雨,居然扛着一块匾在街上走!”
“嘶!你们看!他腰间悬挂着的是什么!那是一颗人头!”
“那匾之上还刻着字,忠义无双!这四个字好耳熟啊,莫非,他是有什么天大的冤屈,要带着人头去衙门告状?”
“即便是有冤屈,也不应该做如此过激之事,我大夏律法严明,他腰间悬挂人头,招摇过市,无论是不是他杀的,他都要被治罪!”
……
周围行人对林千寒指指点点,林千寒丝毫不在意!
只是扛着匾,继续前行。
一直走到礼部门前,林千寒将写着忠义无双的牌匾放下,指着礼部的大门便破口大骂,要多难听有多难听!
当初赐给他外祖父忠义无双这四个字,就是礼部这些人提议的,所以,林千寒第一个来骂的就是礼部!
不多时,便吸引了不下千人!
虽然下着大雨,但是敢指着礼部破口大骂的,他们也是第一次见到,必须要围观!
紧接着,从礼部便跑出几名差役,快速将大门关闭!
林千寒又骂了一会儿,这才扛着匾离去!
刑部!
工部!
户部!
吏部!
兵部!
全都被林千寒骂的大门紧闭!
而此事,也迅速在圣京传扬开来,整个京都都震动了!
那位前往北荒做质子十年的九皇子疯了,竟然扛着块匾招摇过市,将六部都骂了一遍!
陛下平日里最在乎的便是皇家颜面,得知此事,必然震怒!
圣京,要发生大事了!
林千寒扛着匾在圣京逛了两三个时辰,有些累了,也觉得差不多了,便向着国教院走去。
国教院是无数文人士子的求学圣地!
只要能拜入国教院,便会成为世家大族拉拢的对象!
因为国教院的学子在毕业之后,都会入朝为官,成为国之栋梁!
国教院门前,有一座文渊阁,是大夏祖皇帝所建!
大夏祖皇帝无论文治武功,都是绝巅!
为了保证大夏江山社稷可以传承千秋万代,祖皇帝设立天子文考和天子武考,凡是有大夏皇室血脉者,皆可参与!
能通过其中之一,便可封亲王,拥有争夺储君之位的资格!
若是能同时通过文考和武考,便会直接获得储君之位!
而文渊阁便是参与文考之地!
林千寒走入文渊阁,将刻着忠义无双的牌匾放下,然后大步走上了文渊阁顶楼。
顶楼的布置非常的简单,只有一张桌子,桌子上摆放着笔墨纸砚,参与文考的皇子,要写下一篇诗篇和一篇文章,然后将文章和诗篇放入一根竹筒之中,然后在一块木牌之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分别将木牌和竹筒放入左右两侧的管道之中。
木牌和竹筒便会顺着管道,去到它们该去的地方,随后,便会有专人将诗篇和文章抄录,分别送给九位大儒,由九位大儒做出评判!
为了保证绝对公平,只有九位大儒做出评判之后,才可查看皇子身份令牌!
同时得到九位大儒认可,便是通过文考,反之,有一人未认可,便是失败!
也因此,天子文考至今,都无一人通过!
想到这里,林千寒没有丝毫犹豫,想要通过文考,对于别人来说,难如登天!
毕竟,大夏自立国之初,还从未有人同时得到九位大儒的认可,但对林千寒来说,易如反掌!
毕竟,他的脑袋里,可是有华夏五千年来的智慧结晶,诗词歌赋,无人能与他比肩!
不消片刻,林千寒写好诗篇和文章,将其放入木桶之中,又在木牌之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分别放入管道之中,接下来,就是等着满朝文武来迎接自己了!
皇宫,御书房!
林渊端坐在御案前批阅奏折,一个老太监跪在地上,将林千寒的事情禀报给林渊。
“哼!这个逆子,当真是混账透顶,朕不过是罚他下跪三天三夜而已,他居然敢杀人,还敢扛着一块匾招摇过市,去六部门前找麻烦,当真以为他做了十年质子,朕便不敢治他的罪了吗?”
林渊放下奏折,有些生气的说道。
自从林千寒回来之后,就没有一天消停过!
他原本是打算让林千寒在外面好好学习皇家礼仪,待学成之后,便给他封王,让他一辈子享受荣华富贵,便算是给他十年质子的补偿!
结果这个混账,居然不好好学习,还偷跑出去冲撞了昭宁,处罚他他还不服,还愤而杀人!
更是扛着块匾到处跑,将皇室颜面都丢尽了!
“传朕旨意,将这个逆子打入天牢,好好反省!”
林渊冷声道。
必须要让这个不懂规矩的逆子知道厉害。
“陛下!九皇子……九皇子他去了文渊阁!”
老太监颤声说道。
“文渊阁?他去那里做什么?你们这群废物,为何不直接将他拿下,就他那种蠢货,去了文渊阁只会丢皇室的脸,让那些读书人都知道皇室有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废物皇子!”
林渊大怒道。
嗡!
就在这时,一声沉闷宏大的钟声响彻,震得林渊身前的御案都隐隐发颤,林渊被钟声吓到,身子不稳,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放肆!何人竟敢在宫中敲钟,速速去查,朕要诛他九族!”
林渊大怒道。
宫中的确有一口钟,但那是国丧钟,只有皇帝驾崩才会敲响!
敲钟之人是诅咒他死啊!
面对林渊的震怒,老太监身子颤抖了一下,急忙弯着腰退了出去,不多时,老太监又急匆匆跑了回来。
“陛下!钟声不是从宫中传出的。”
老太监跪在地上禀报道。
“混账!你在胡说什么!这钟声这么大,不是从宫中传出,还能是哪……嗯!”
林渊指着老太监怒骂,紧接着,他表情一怔,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快步走出了御书房。
此时,钟声余波犹在,方向,来自国教院!
“是国教院的文渊钟!哈哈!快去查,到底是哪位皇子的文采惊艳到了国教院的大儒!”
林渊大喜。
天子文考,九位大儒,其中有三位在国教院。
同时,大儒考核也是分等级的,合格是锣响,优秀是鼓响,而只有惊艳到大儒才会敲响文渊钟!
自天子文考建立以来,大夏还没有皇子惊艳到大儒,文渊钟也从未响过!
大夏最惊才绝艳的皇子,也不过是三声鼓响五声锣响。
今日文渊钟响,大夏或许要出一个通过文考的皇子了!